我是顶流他姐 第10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喻知寒:“电影男主角?”
  司夏:“我暂时不打算拍电影。”
  司烨还没有拍过电影。
  新人演员的第一部 电影要慎重——
  票房的不可预测性太多, 成功的电影只是少数, 九成九都扑街。
  尤其是《远山》里面, 主角的戏份最多,从头到尾都以主角为引子,一旦票房或者口碑出了问题,司烨这个演技差、票房毒药的标签就甩不掉了。
  所以很多偶像转型演员,都是从配角演起的。上面有主角扛着, 票房爆了能沾光,票房扑了能甩锅,不耽误下一步的电影路。
  而且大ip本身就带着大的关注度, 意味着观众会天然挑剔。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一个“想象”的主角。
  爱豆出身本身就会让司烨充满非议,一旦电影有哪里不符合观众的想象, 观众首先骂的肯定是他。
  一上来就让他拍电影, 风险太高了。
  喻知寒:“你准备拍电视剧?”
  司夏:“准确地说,是网剧。”
  《远山》属于悬疑题材,还夹杂着妖鬼元素。
  这倒并不是一本灵异小说,而是主角撞破的,是有人扮成“鬼”杀人。
  沿着线索追踪, 出现了众多民俗玄奇的东西——
  有古庙里的“半边佛”, 一半的佛像是金身, 面带微笑;一半的佛像是泥塑,阴气沉沉。有深山中的百婴树,树枝扭曲,结成一个婴孩的形状,树底下也埋葬着许多婴儿的骸骨。村落里的古怪老人喜欢半夜敲钟、寨子里独有的祭神仪式需要戴着凶恶面具半夜起舞……
  《远山》之中,有极多类似的元素,还都是书中情节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些情节环环相扣,最后解开谜底,用的却是正统的推理手法,和灵异神怪半点沾不上边。
  这本书的大火也在于如此,没有仗着民俗知识丰富,就瞎糊弄人,故弄玄虚。整本书都逻辑严谨,推理严密,好几起凶杀案连环相扣,所有“鬼”都是披着“鬼”皮的人。
  好处是,这本书足够刺激,每一章都勾人心神。
  只要原封不动地还原书中剧情,就能够吸引观众。
  坏处是,这类题材卡的严,过审难度高。
  但如果只走网播路线,那么审核将宽松许多。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网剧早已经不是当年粗制滥造的代名词,网剧的受众日益壮大,靠着网剧起飞的演员也不少。
  这本书的节奏,刚好也适合做网剧的改编。
  喻知寒点头:“我也认为,这本书更加适合改编为剧集。假如改编成电影,最少要拍三部。华国网络剧的市场我曾经研究过,这本书将会受这个市场受众的欢迎。”
  “那么,司小姐,”喻知寒又问,“还有其他条件吗?”
  司夏:“主题曲、插曲、片尾曲必须是薛扬。”
  薛扬适合抒情一些的风格,片头曲不适合他。到时候用悬诡风格的纯音乐代替吧,唔,留给司烨唱也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