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4 / 4)
《数字军工》编辑部。
按照自己每天的生物钟习惯,主编开始浏览自己的邮箱,查看自己收到的邮件,以及自己即将发出去的邮件。
在过年之前,他手下的刘编辑曾经给他看了一篇论文。
那篇论文的一作和二作,是b大的两个学生。
按理来说,这类从学生手中出品的论文,通常会总存在一些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论点。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杂志一般不会录用学生论文,只在一个小小的特别专栏里设置了版面,每一期会录用一篇学生的论文,以示鼓励的缘故。
因为学生的论文就是不如有实际研究经验的人来的老成、纯熟,更能切中他们需要的要害点。
但是,刘编辑之前拿给他看的这篇论文,显然是个例外。
虽然作者只是两个学生,但在这篇论文里,主编并未感受到学生常有的那种稚嫩笔触。在逻辑清晰、构图合理、数据确切的这份论文中,主编只看到了思想和智慧的火花。
看到最后,主编实在为其中精彩的论点而拍案叫绝。 ↑返回顶部↑
按照自己每天的生物钟习惯,主编开始浏览自己的邮箱,查看自己收到的邮件,以及自己即将发出去的邮件。
在过年之前,他手下的刘编辑曾经给他看了一篇论文。
那篇论文的一作和二作,是b大的两个学生。
按理来说,这类从学生手中出品的论文,通常会总存在一些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论点。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杂志一般不会录用学生论文,只在一个小小的特别专栏里设置了版面,每一期会录用一篇学生的论文,以示鼓励的缘故。
因为学生的论文就是不如有实际研究经验的人来的老成、纯熟,更能切中他们需要的要害点。
但是,刘编辑之前拿给他看的这篇论文,显然是个例外。
虽然作者只是两个学生,但在这篇论文里,主编并未感受到学生常有的那种稚嫩笔触。在逻辑清晰、构图合理、数据确切的这份论文中,主编只看到了思想和智慧的火花。
看到最后,主编实在为其中精彩的论点而拍案叫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