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5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毕竟,这关乎着自己接下来两个月在班上的位置,以及班上的面子。
  叶问自己对本次考试实属十拿九稳, 但他也很忙,因为他想把破‘三弟’的成绩给捞上来。
  一个是‘大哥叶问’觉得自己的弟弟成绩不能如此拉垮。
  二个是旬考倒数很可能滑出甲班、若一直不好, 岁考也不得升级, 搞不好黄金三角立马就得崩一个角。
  “三弟, 如果不是我亲眼看着你写的, 我都不信这是你的卷子?”叶问看着程瑞的卷子, 眉毛都要纠成毛毛虫了,这,这是岳山书院甲班的水平?
  “怎么这样说, 我来看看。”陈延也拿过了程瑞的试卷,然后他也沉默了,“你……”
  程瑞放下笔, 心里有点疲惫, 看了一眼, 那苏姓事精不在,他叫陈延去关门, “先关门再说话。”
  “这个点关门?”陈延看了一眼外间, “人来人往我们突然关门,更容易被议论。”关键是苏孟真到时候刚好回来, 指不定还要听门板, 要是说什么避人的话, 被听去了都不知道。
  “反正外面还亮着, 不如我们出去说?”陈延放下手里的书, “写字太久, 也算出去散散心。”
  这话很快得到了其他二人的认同。
  四月下午的风已经带了一些热意,穿着长衫走在路上其实有点发燥,书院建于山上,遍地都是隐秘的角落。
  经常在书院里走动的陈延带着二人来了一处僻静的八角亭,三人缓缓坐下。
  叶问拍了拍土,“此处草木丰茂,得快点说,不然要喂蚊子了。”
  说罢,叶问和陈延的目光转向了程瑞。
  他叹了口气,“大哥、二哥放心,无论本次考试如何,我都不会离开甲班的。”
  程瑞本以为自己永远不可能在书院里跟人提这些,但是人都是需要倾诉的,压抑在内心的苦痛如果永不开口,只沉在自己心底,很快便会在心中腐烂生根。
  过去他无人可说,现在——
  “你们也不用在教我的时候大动肝火。”程瑞道:“我本来就不是凭借真才实学上的岳山书院,自然很难跟上这里的脚步……”
  “你们应当知道,我出身江南程家,家中早先开酒楼发家,后来涉足江南许多行当,生意做大,现在被人戏称为江南首富。”
  “我是家中的长孙,但并不是最被看重的孙子。”
  俗话说,人一旦有了钱,就会开始追求权利。
  因本朝先帝圣明,曾加律‘凡商籍者若缴纳二税,可免商籍子弟不可科举之限’,是以,程家在得到了足够的钱财之后,很快在江南府签署了‘二税协定’,就是比平常商户多缴纳一倍的税嘛。
  虽然赚的钱少了,但程家家主十分满足,他开始堆钱,办族学,让族中子弟全部读书,只要有天赋,就一直供一直供。
  但也不知道是大家过得太好了还是咋滴,读书一直没有韧性,直到程瑞出现了。
  当然,这段记忆也是程瑞听别人说的,他觉得里面有一定夸张的成分。
  据说,程瑞小小年纪,就展现出了读书的天赋,三岁识字,五岁开始念诗,虽然说不上神童,但比起程家之前那些‘读书人’,是强了太多。
  一直在他七岁之前,他都是程家最耀眼的后辈。
  因为他七岁后,另一个真正拥有‘天纵之资’的孩子出现了。他就是程瑞的弟弟,程青。
  程青口齿伶俐,一岁多就会讲话,三岁就会背诗了,五岁被族学中的夫子称赞,此子前程必然广大。
  他十岁就过了江南府的童生,切名列前茅,他比程瑞小三岁,却比程瑞更先一年考上秀才,而且也是名列前茅,不像程瑞,落榜两三次,才最终挂了个车尾,成了秀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