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第103节(3 / 4)
考虑到三叔两口子这些年对这个家的付出,李氏、钱存贵不仅把家里这些年置办下的两百多亩田都给了三房,还出银子在镇上给三房置办了两个铺子。
二房这边,老两口原本以为两个孙子都会留在京城,本来打算用家里卖掉种了几年的何首乌得的两千多两银子并现在住的这宅子,在京城给二房买个两进宅子,再置办两个小铺子,现在两个孙子一个在京城,一个去山东。
老两口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弄了,“想问问你们自己的意思。”
“先紧着哥吧,我自己手里的私房银子够用。”
几年前他攒下的银子就有一千两了,这两年府城的宅子又涨了点,卖掉,加上太子那八百两也有个两千两了。
这么多银子,在京城想买个三进四进的宅子不容易,两进的宅子还是挺容易的。
他回来之前就已经看好几处了,等回去立马就能定下来,剩下的银子再凑点还能在稍微偏点的地方买个小铺子。
“私房我也有。”钱有德没好气的瞪钱有福。“爷、奶,京城居大不易,先紧着阿福吧,我手里也有点积蓄,去了平原县,可以住县衙后宅,不用另外买宅院,花用也有俸禄,用不上什么银子。”
“你可得了吧?一个县令的俸禄能有多少?!”钱有福翻白眼,“那么一大家子呢,都指着那点俸禄,一天三顿白菜豆腐吗?”
“我手里还有点积蓄呢。”
“有积蓄,我也不要,就当我孝顺爹娘的。”
“好”,钱存贵欣慰抚掌,“那听爷爷的,咱们不偏不倚,这两千多两银子,你们一人一半。”
“爷,这样分不妥当,我哥是长子,又要养爹娘,按规矩也应该我哥七我三。”超过三成他是不会要的。
可钱有德也不愿意接受这个分配方案,坚持平分,“这又不是分家。
”就算是分家也不是所有人家都是七三。
最后李氏一锤定音,把这笔银子四六分,钱有福四,钱有德六,双方这才妥协。
第165章
搞定了银子分配, 接下来就是这次回青山镇祭祖、立进士牌坊一事。
“家里因为你们兄弟俩中了进士,都高兴的不行,牌坊的事, 消息刚传回来,第二天你们堂伯就跑来跟我说了族里的打算, 族里的意思是这个牌坊不需要我们操心, 他们都会弄好。但是我想着咱们也不能让族里吃亏,所以我跟你们奶私自做主,出了二百两银子给族里添了二十亩族田。将来这二十亩族田的产出, 可以用来供应族里孩子念书,也可以给族里孤寡添些生活所需, 保障他们的生活。”
钱有福兄弟俩点头,这个挺好的。
“另外”钱存贵顿了顿继续道, “你们二叔公、大爷爷年纪大了”,这两年两人的身体, 其实已经有些不好了,“这次你们堂伯过来, 还说了件事, 就是你们二叔公、大爷爷有意让你们阿爷我接了这族里族长的位置。”
“阿爷你的意思呢?”
他的意思?自然是接过来,这一个是这个年代讲究连坐,现在两个孙子好不容易做了官, 他怕族里人飘了,做出什么事情来连累到两个孙子,另一个, 钱有福二叔公家里几个儿子都不成器, 孙子倒是有两个好的,奈何辈分太低了, 恐怕压不住。
“那阿爷就接了吧。”钱有德想想开口,“就是接了之后,阿爷要受累了。”族长这个位置,虽然看着不是什么大官,可真正做起来并不轻松,族里大小事都要管,琐事很多。
钱有福对这个倒是不太担心,“反正三叔就在家里,让三叔在边上帮着些就是了。”很多事又不是真的需要他爷去做,三叔就可以代劳。
钱存贵捋着胡子点头。但是这里面又有一点问题,那就是远在京城的老大,才是他的长子,按规矩这事应该老大跟在他身边帮着张罗,将来他再要把族长位置传下去的时候,才好传给老大,可是老大远在京城似乎没有回来青山镇的意思。
当然,这本来不是什么问题,就像阿福说的,反正有老三在,这些事老三也能干的很好,怕就怕将来老大看老三做了族长又后悔。
“这个简单,过几天大伯一家不是也要回来嘛(钱有福他们之前回来的时候,钱大伯他们有点事耽搁了,就晚了几天),阿爷叫上爹、三叔,把这事当面说清楚不就行了。”
如果大伯将来想要这个族长之位,那就合家搬回青山镇,如果不回来,那以后,也就别再想着族长这事。反正所有事情前面都说清楚,别到时候因为这个让因为多年分离本就已经不太亲近的兄弟关系,再添嫌隙。
钱存贵点头,心里略一思量,便接受了孙子的建议。 ↑返回顶部↑
二房这边,老两口原本以为两个孙子都会留在京城,本来打算用家里卖掉种了几年的何首乌得的两千多两银子并现在住的这宅子,在京城给二房买个两进宅子,再置办两个小铺子,现在两个孙子一个在京城,一个去山东。
老两口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弄了,“想问问你们自己的意思。”
“先紧着哥吧,我自己手里的私房银子够用。”
几年前他攒下的银子就有一千两了,这两年府城的宅子又涨了点,卖掉,加上太子那八百两也有个两千两了。
这么多银子,在京城想买个三进四进的宅子不容易,两进的宅子还是挺容易的。
他回来之前就已经看好几处了,等回去立马就能定下来,剩下的银子再凑点还能在稍微偏点的地方买个小铺子。
“私房我也有。”钱有德没好气的瞪钱有福。“爷、奶,京城居大不易,先紧着阿福吧,我手里也有点积蓄,去了平原县,可以住县衙后宅,不用另外买宅院,花用也有俸禄,用不上什么银子。”
“你可得了吧?一个县令的俸禄能有多少?!”钱有福翻白眼,“那么一大家子呢,都指着那点俸禄,一天三顿白菜豆腐吗?”
“我手里还有点积蓄呢。”
“有积蓄,我也不要,就当我孝顺爹娘的。”
“好”,钱存贵欣慰抚掌,“那听爷爷的,咱们不偏不倚,这两千多两银子,你们一人一半。”
“爷,这样分不妥当,我哥是长子,又要养爹娘,按规矩也应该我哥七我三。”超过三成他是不会要的。
可钱有德也不愿意接受这个分配方案,坚持平分,“这又不是分家。
”就算是分家也不是所有人家都是七三。
最后李氏一锤定音,把这笔银子四六分,钱有福四,钱有德六,双方这才妥协。
第165章
搞定了银子分配, 接下来就是这次回青山镇祭祖、立进士牌坊一事。
“家里因为你们兄弟俩中了进士,都高兴的不行,牌坊的事, 消息刚传回来,第二天你们堂伯就跑来跟我说了族里的打算, 族里的意思是这个牌坊不需要我们操心, 他们都会弄好。但是我想着咱们也不能让族里吃亏,所以我跟你们奶私自做主,出了二百两银子给族里添了二十亩族田。将来这二十亩族田的产出, 可以用来供应族里孩子念书,也可以给族里孤寡添些生活所需, 保障他们的生活。”
钱有福兄弟俩点头,这个挺好的。
“另外”钱存贵顿了顿继续道, “你们二叔公、大爷爷年纪大了”,这两年两人的身体, 其实已经有些不好了,“这次你们堂伯过来, 还说了件事, 就是你们二叔公、大爷爷有意让你们阿爷我接了这族里族长的位置。”
“阿爷你的意思呢?”
他的意思?自然是接过来,这一个是这个年代讲究连坐,现在两个孙子好不容易做了官, 他怕族里人飘了,做出什么事情来连累到两个孙子,另一个, 钱有福二叔公家里几个儿子都不成器, 孙子倒是有两个好的,奈何辈分太低了, 恐怕压不住。
“那阿爷就接了吧。”钱有德想想开口,“就是接了之后,阿爷要受累了。”族长这个位置,虽然看着不是什么大官,可真正做起来并不轻松,族里大小事都要管,琐事很多。
钱有福对这个倒是不太担心,“反正三叔就在家里,让三叔在边上帮着些就是了。”很多事又不是真的需要他爷去做,三叔就可以代劳。
钱存贵捋着胡子点头。但是这里面又有一点问题,那就是远在京城的老大,才是他的长子,按规矩这事应该老大跟在他身边帮着张罗,将来他再要把族长位置传下去的时候,才好传给老大,可是老大远在京城似乎没有回来青山镇的意思。
当然,这本来不是什么问题,就像阿福说的,反正有老三在,这些事老三也能干的很好,怕就怕将来老大看老三做了族长又后悔。
“这个简单,过几天大伯一家不是也要回来嘛(钱有福他们之前回来的时候,钱大伯他们有点事耽搁了,就晚了几天),阿爷叫上爹、三叔,把这事当面说清楚不就行了。”
如果大伯将来想要这个族长之位,那就合家搬回青山镇,如果不回来,那以后,也就别再想着族长这事。反正所有事情前面都说清楚,别到时候因为这个让因为多年分离本就已经不太亲近的兄弟关系,再添嫌隙。
钱存贵点头,心里略一思量,便接受了孙子的建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