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 第12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师傅的心情顿时低沉了些,不过好在他也没想过偷学,下午依旧卖力干活,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回去后就有人找上门来,想要请他去建烘干房。
  奈何他是真的有心无力,毕竟那烘干房里面的弯弯绕绕,他是真看不懂。
  烘干房建了几天,几个师傅都养胖了,尤其两个新来的小工,走的时候那叫一个依依不舍,等回了政府大院那边的工程时,忍不住的就跟同事吹嘘了起来。
  这一来二去的,都知道豆腐坊是个肥差了。
  一个个的,巴不得豆腐坊生意更好点儿,到时候再建房子的时候,说什么他们都要抢着去。
  只可惜,鹿仁佳丝毫都没接收到这群瓦匠小工们的殷切期望,因为她已经不打算再扩建豆腐坊了,至少暂时不打算扩建了,新的烘干房阴干了几天后,开始安装设备,设备填进去后烧了两炉空炉,便开始投入使用,而豆腐坊这边,也开始了全天候八小时上班制,工资也一人加了一块钱,这对这群工人又是一阵激励。
  尤其是胡嫂子。
  老胡是钢铁厂的正式工,早年老县长在的时候,钢铁厂那叫一个风生水起,老胡考进去当了正式工,胡婶子却为了照顾孩子,只找了个豆腐坊的工作,家里的经济大权一下子掌握在了老胡手里。
  老胡愚孝,手里的钱早年孝顺一半个爹妈,剩下的一半才是给的家用。
  胡婶子省吃省喝的将几个孩子拉扯大,还都给他们结了婚生了孩子,如今才算是直了头,也就是这空档,豆腐坊的事业蒸蒸日上,钢铁厂那边却是一个纰漏接着一个纰漏的出。
  所以家庭地位上自然有了转变。
  胡婶子忍了一世,到了这把年纪了,突然翻身做了主人,她当然不可能再同意老胡将一半工资给爹妈了。
  于是这个月刚发了工资,胡婶子就把钱攥在了手里,只给了老胡五块钱,让他给爹妈送去。
  老胡不肯,胡婶子也不劝。
  反正又不是她爹妈。
  云丝一批一批的产出,送到省城和乡镇,还有供销社里也随之上架,每个月月底供销社固定的云丝售卖日,家里有空闲的都早早的排了队。
  如今云丝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了必不可少的营养品。
  更别说周边县城都没有,就连省里都要来订货,河东县老百姓也是与有荣焉,将云丝直接当成河东县的特产,所以包云丝的牛皮纸袋子上贴的就是‘河东云丝’的商标。
  现在还没有所谓的商标法。
  但鹿仁佳还是去公安局备了案,而且是以个人名义备案的,省的以后有了商标法后,有人盗用商标,做一些假冒伪劣产品。
  他们是从末世来,从不吝啬怀疑人的劣根性。
  作者有话说:
  郑家的心思都不算好。
  第88章 学习
  劳动节之前的几天是最忙的。
  不仅要忙着厂里的活儿, 还得忙着家里的事。
  尤其那些亲戚多的,约好了到家里吃饭的,那些妇女们不仅要忙活厂里的事, 还要早起去赶黑市买菜,市场里的菜都是定额的, 需要抢不说, 还要票。
  现在哪家没有孩子下乡的?
  但凡家里有省下来的票, 肯定是要寄给孩子的, 家里的票不多了,自然就得想办法,于是黑市就成了一个好的选择, 尤其豆腐坊每过些日子就有人来送柴火, 那开拖拉机的小伙儿,每次都往柴火里塞些鸡蛋蔬菜啥的, 大家伙儿自己偷偷买,也不声张, 所以豆腐坊的工人在菜上,实际是不缺的。
  家家户户忙的热火朝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