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作品(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对于他“孜孜不倦”追索的东湖“第一桶金”的来源,张红芹却回避了,每每问及此事,对方总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这让孙敦全愈发感到“第一桶金”确实有名堂。由于《远山》采取的是倒叙的结构,目前尚未触及“西江月”的发迹之路,有时间构思,但孙敦全却对自己多构思的几个方案不满意。他相信,真实的故事一定比自己虚构的精彩,如何能获得真相呢?
  她究竟在东湖实业集团是什么身份?她怎么对东湖的领袖们如此了解就像生活在他们身边?她为什么要如此塑造“宋河”这样一个人物?这样的人物会得到书友的认可吗?
  网站编辑是个很负责的人,一直与他保持着联系,在他上部书尚未结束时就催促他启动新书了。挨不过编辑的要求,他把新书(那时尚未取好名字)的大纲发了过去,编辑认为可以,说目前此类题材不少,但像你这样视角的不多,应该可以。编辑就当前网络管理日益严厉的形势对他提出了忠告,也就是所谓正能量问题,因为大纲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有些“偏”,因为其身份是私企老板,适当的“离经叛道”是可以的,但千万不可逾越红线。最好有个传统意义上的正面人物反衬就好了。就作品情节的走向,编辑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催促他尽快上传通过审查。
  现在张红芹也同意发布了,孙敦全却犹豫起来。越来越感到编辑那个找一个人物“陪衬”宋河是一个很不错的建议。
  “陪衬”的人物就在身边,他就是陶唐。孙敦全最近吃了韩瑞林的一次请,听韩瑞林发了一气对陶唐的不满,更听到一些他没有想到的关于陶唐的负面传言。他惊讶地发现,真是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每天关在家中闭门造车,红星厂竟然发生了那么多的事!这些变化当然都是陶唐带来的,身处矛盾漩涡的陶唐知不知道下面对他的议论?孙敦全捉摸着是不是该和陶唐聊一聊了,如果把陶唐作为原型写进小说中,结构是否需要大改?(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