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出版成殇(求订阅支持!)(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哈利波特》系列!《指环王》系列!《世界大战》!《地心游记》!
  这些作品无一不是以丰富的想象力为笔写出来的名作。
  与之相比。
  《功夫熊猫》几乎是以一种略显青涩和稚嫩的手笔将中国功夫和一只熊猫糅合到了一起。
  至于究竟会不会被市场认可、被读者认可,李维维也心有不知。
  “五百万册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据我所知,中国的小说作品在海外发行的数量几乎是个位数。
  我承认这部作品非常优秀,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看,也希望有一个好成绩,但是我劝你做好心理准备,不要有太大的期望。”
  李维维的话多少有些自嘲的意思。
  只是这是一个事实,并非有意抹黑。
  作为出版界内部人士,王东东自己也非常明白这里面的差距。
  不要说五百万了,能够在登陆欧洲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卖出五万册,在国内的某些媒体看来,恐怕就算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这之前。
  中国新生的小说作品在西方社会能够卖出五万册的书籍已经极为罕见。
  但是李维维忘了一点。
  王东东参与了这部作品从初稿审稿到结集出版,上市发行然后再到寻找欧洲合作伙伴的整个过程。
  作为一个拥有十几年丰富出版经历的专业人士,他隐隐有一种预感,《功夫熊猫》会成为一个例外。
  一个让泰晤士河都为之震撼的例外。
  作为中国出版和新闻等行业最高的管理机构。
  新闻出版总署在临近新春的最后几天先后在权威报纸上转载刊登了两篇署名文章。
  这两篇文章都是由《小说家》杂志首先刊登出来,而后被各刊物转载。
  其中一篇名为《2005年中国出版数字大全》,统计了国内所有的文学作品出版和销售情况。
  其中有一块是统计中国2005年文学作品在国外出版的情况。
  翻译出版的总数字为400多种,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以及70后的新生代作家的著作,这些作品一方面被西方国家的研究机构用于研究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一方面则是新生代的作品,由于接近西方的文化元素和读者习惯而备受推崇。
  如果仅从数据上来看。
  比之往年无疑是一个进步。
  但是还有另外一篇文章紧随其后:《中国作品的海外之路究竟何去何从》?
  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命题,也是一个容易引起轰动的命题。
  新闻总署之所以转载这样一篇文章,就是由于其中的一些观点引发深思。
  甚至引发了一些争论。
  下面是某个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小说家》采访的时候说的一段话,当时对方的问题是这样的:您认为目前中国的文学作品发展趋势应该是朝着通俗文学继续发展,还是大力鼓舞市场文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