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者(8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商人以仁义之持,与其粮食,教其种地……”
  “然则一朝立足,反目以待,刀斧加身,枷锁临体……”
  “自朕起义军,扫除凶顽,收取天下,数以书信相告,以仁义规劝……”
  “然其凶顽不改,暴虐依旧……”
  “盖闻隋文帝曰:岂因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今朕奉天威灵,折冲宇宙……”
  “艨艟列于港,不可计数,风帆行于海,遮天蔽日!”
  “即日发兵,横渡大洋,替天行道,吊民伐罪!”
  “自凉州而至扬州,起漠北而越大河,过太行而趋燕蓟……”
  “仁人义士,当知朕意:今朕为天下王,做万民子,既能因万里之外,殷商遗民,而发大军讨伐……”
  “而后卿等有事,朕及朕子孙,安能坐待?”
  “此孔子谓之: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亦朕所谓孝也!”
  这篇檄文,连初中生都会背,自然没有人陌生。
  但,在这样的场合,人们依旧忍不住的吟诵。
  灵平安也是驻足聆听,感慨不已。
  “难怪汉武帝说:以非常之人建非常之功……”他想着。
  这个时候,几个结伴而行的年轻人,从灵平安身边走过。
  就听着他们议论:“你们知道吗?”
  “就刚刚,十分钟前……太祖爷爷显灵了!”
  “好多人都看到,帝都上空云层之中,有着太祖爷爷的身影若隐若现……”
  灵平安撇撇嘴,他轻轻摇头:“保皇党真的是烦!”
  自高宗后,国家进入宪政时代,依着太祖、太宗、高宗三朝的探索和摸索,建立起了全新的体制,并不断的在之后改革。
  于是就建起了如今天下人都习惯了的体制。
  司法权的解释在大理寺,治理权在内阁,监督权在卿大夫议会,而以上三项权力,则由天子委托给共和派与大同派决定。
  这两者又通过大选,让人民来选择政策方向。
  秦陆人就评价过这一制度:古典精英共和与现代庶民思想的融合。
  但是,在国家内部,却一直有着一股力量,想要回到太祖、太宗和高宗时代。
  哪怕皇帝不愿意,他们也想。
  所以,搞出了各种各样的事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