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二节 两种不同结局(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手指的是那个统领以及之前的纳吉姆的亲兵们,被他这么一说,无不一个激灵。
  但不待他们有什么反应,乱兵顿时拿着长兵器杀将上去,立刻惨叫四起。
  拿着纳吉姆头颅的统领哪还不明白什么意思,他急道:“饶命,饶命……将军,您不能独吞富贵,大头算您的行不……”
  一个武将冷冷道:“你还没那个资格。”
  他们的部下成建制,对付散兵不成问题,很快就让那些人统统地倒在血泊中,也包括了那个统领。
  他睁大眼睛,死不瞑目!
  荣华富贵摆在他面前,离他不远,他冒大险,却沦为了大家的垫脚石,让别人不劳而获。
  众将把屋子里人全杀了,然后捡起了纳吉姆头颅摆在台上,他也死不瞑目!
  一群士卒忙着把尸体拉出去,但清理得不雫干净,屋里全是血迹,有的半干,腥味十足,但大伙儿却没什么不习惯地在腥味弥漫的房屋内坐了下来。
  他们商量了半天,找来军中的文书,让他们写了一封降表,然后送出城去找唐军商量受降事宜。
  武将们轻松下来,这活儿干得不错!
  不是他们动的手,没有“背主”的坏名声!
  然后他们又将弑主的歹徒给杀了,为主将报了仇。
  再就是他们放下武器,迎接唐军到来,乃是识事务,想来性命无忧,且唐军必不吝封赏!
  多好!
  所以说“行头先死”,先动手的人,反倒成全了后来者。
  ……
  唐军到来,巴别尔城守将们率领士卒,放下武器迎接。
  让他们震惊的是他们看到了刻拉利的同袍们与唐军同行。
  刻拉利居然比他们更快地更快地投降了?!
  私底下一问,啊,刻拉利城主将乌亚巴迪同样遇刺身亡,其他人投降。
  刺杀乌亚巴迪的人,叫做卡法吉,自称是唐军派他们来的,奉了唐人之命,杀死乌亚巴迪。
  如此,发生在巴别尔城那个统领的命运,没有落在卡法吉身上,相反地,刻拉利城的将军们,还得与他好好商量怎么样迎接唐军。
  他们不能动手杀了他,杀了他万一有人告密,唐人就会找谁杀的人的麻烦。
  又无法验证是真是假,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待到唐军到来,就干脆利落地认了卡法吉确实是他们的人。
  实际上呢,卡法吉不是唐人特务,唐人根本没有发展他作特务,但是他有够聪明,扯了唐人的旗号,唐人则善加利用地为他背书(作保证)。
  可是刻拉利城守军不知道啊,于是唐人又增添了一道“敌人当中无所不至”的光环,而卡法吉遇事大胆冷静,化不利为有利,成为唐军中的“都尉”(高级军官)!
  投降的两城军队,共有三万精锐,唐军大喜,经过了甄别,去除老弱病残、不够忠心的、不肯背弃宗教的,共得军二万五千,立即以他们为前驱,继续进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