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反攻(2 / 3)
“唐宋”这两个字的分量果然非同小可,当他表明身份并且下达最后通牒时,两座山头上本来放下的枪又举了起来,再怎么说,好死也不如赖活啊,何况,那家伙也说的不错,比缅族势力大很多的掸族都在他手上栽了,那他们缅族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还能幸免吗?或许,还真连累不到他们的家人。
其实,虽然缅族大沙文主义盛行,虽然他们的排外心理特别严重,但对很多缅族低层士兵来说,唐宋这个名字,唐宋这个人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因为,他在掸邦设立了一个机构——廉政公署。老实说,他们这些士兵某种程度上就跟普通老百姓一样,都是受欺压的阶层,自然很欢迎廉政公署这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只可惜,先前他们处于敌对状态,还有军官在一边看守指挥着,便是想欢迎也不成,而现在,一切外来因素都没有了,想怎样自然随他们自己。
在唐宋的盛名吸引下,在他的血腥手段高压下,那些已经丧失了胆气的士兵投降虽然都投降了,也按照唐宋的指挥排成了行慢慢下山,不过那行径速度,那队伍的整齐程度,委实不敢恭维。谁让他们都是一群乱糟糟的普通士兵,除了一些幸存的班长外,连个基层指挥官都没了呢。
依旧缓步前进中的唐宋眉头一动,便将那些班长的职务给提升了若干倍,让他们帮忙收拢队伍,指挥前进。
差不多二十分钟后,当唐宋离那山谷已经近在咫尺的时候,两座山头上的残兵败将也都已经在山下集结好了。
下面,自然是进行前所未有的反攻大计。
让他们留下一辆军用吉普后,唐宋一声令下,还有一千五百多号步兵也便拥着几辆破烂军车装甲车也便出发了。
等他们过去两公里之后,一直监督他们动静的唐宋身影终于在谷口出现。两公里是个安全距离,所以,即便他们缴械投降了,唐宋还是不会跟他们一起行动的。何况,这两公里距离非但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样也可以监视督促那些降兵的行动,即便遇上什么敌人,他的远距离打击手段,一样可以运用。
上车发动,便缀在队伍的屁股后面慢慢前进。
这两山夹谷的险地虽然是林溪最后一道军事防线,但距离林溪城也还有二十几公里的距离,因此,这一千多号步兵想要反攻回去,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的,最起码,这么远的路程要花点时间才能走下来。
因为日近中午,还不知道接下来的反攻会进行多少时间,又能不能成功,所以,便在行进的途中,千多号士兵随便往肚子里填了点干粮,便算吃过午饭了。打仗嘛,对于吃东西当然不能太过苛求,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步兵的速度永远快不了,而且当他们还是一群残兵败将的时候。当拖在后面的唐宋已经有些不耐烦的时候,终于,他的耳朵听到了某些嘈杂的动静,似乎,距离林溪不远了。
能听到声音,那就证明目的地距离他现在的地方最多也就八公里左右,距离那群反攻的残兵们还有六公里左右,那这么说,起码还需要半小时到五十分钟的时间,才能两兵相接。
都不需要唐宋通知,那些降兵自然知道他们现在已经前进到了什么地方。一想到要跟以前的兄弟袍泽交火厮杀,便在再没有心肠的人也有些迟疑了,那前进的速度也就更慢了。
唐宋知道,如果自己不给他们一点信心动力的话,只怕当他们到达林溪城的时候,就是他们再度反水的时刻,反正那么多人呢,即便他们反水也不担心自己一瞬间能把他们全部干了。到时候,谁生谁死,赌运气吧。
唐宋当然不能放任这样的事情发生,便在那些家伙开始慢腾腾磨洋工的时候,冷然传音道:
“都在想什么?把你们的速度提上来,哼,这么慢,什么时候才能把林溪拿下?”
不是吧?真让他们一个个真枪实弹跟那么多人玩?不少心里还想着蒙混过关的家伙一听到唐宋在他们头顶上空炸开的声音,心里不由又叫起苦来……却在此时,唐宋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你们都是军人,死在战场上才是你们最好的归宿,别那么贪生怕死,没得让我唐某人看不起你们缅族人。更何况,你们还未必会死,嘿,我要是没把握,会让你们这群残兵败将反攻一座城市吗?”
虽然唐宋狠狠将他们鄙视了一顿,不过他言语中透露的意思倒是让不少人一下子又生出几分信心。是啊,真让他们打,这林溪肯定是拿不下来的,那姓唐的还让他们这么做,一定是另有计划,说不定啊,他们这大部队只是个影子……
听着那头的纷纷议论,唐宋感觉火候差不多了,便直接布置任务道:
“到达林溪后,你们什么都不要管,只管专注一件事,但凡遇到任何拥有枪械的士兵或是军官,统统给我卸了他们的武装并看管起来。嗯,有我在你们身后,别担心他们反抗,更无需担心自己的性命危险……嘿,要是这样你们都做不好,那我就有些怀疑你们还有没有必要再活下去了。怎么样,有信心没?”
能说没有吗?那群被唐宋当作棋子自感没什么活路的家伙们自然只能有气无力地应道。
唐宋脸色一沉,喝道:
“都精神点,拿出点样子来……嘿,我本来还想着等反攻结束后将你们改编成缅族宪兵大队的,就你们现在这样子,看来是没必要了,看着就让人生气……唔,要是再这样下去,我不介意将你们统统解决了,再去找你们缅族大佬们的麻烦。”
宪兵大队?那可是好差事,不管哪个军队,最舒服的兵种非这个莫属了,而且油水很足,至少,一般的士兵谁都得巴结他们,便是某些军官,也可以丝毫不给面子。
不少人听到唐宋给他们画的大饼,心情又起来了几分。当然,便是想偷懒,想蒙混过关,也得仔细考虑考虑唐某人威胁的言语。
就这样,像放牛赶羊一样,时不时给点鞭笞,再时不时给点好处,差不多四十分钟后,林溪城终于出现在一群残兵败将的面前。
时隔几个小时,再见到林溪的残兵们忽然感觉那唐宋给他们画的大饼似乎不太好吃。
原因很简单,他们在的时候,林溪还是一副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的样子,而现在,则是全城戒严,到处可见荷枪实弹的官兵,尤其是这条通往林溪的石子路上,两边都是密密麻麻的官兵驻扎着,以至于原本已经到了近处,准备按照唐宋吩咐行事的那些残兵们都愣住了。 ↑返回顶部↑
其实,虽然缅族大沙文主义盛行,虽然他们的排外心理特别严重,但对很多缅族低层士兵来说,唐宋这个名字,唐宋这个人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因为,他在掸邦设立了一个机构——廉政公署。老实说,他们这些士兵某种程度上就跟普通老百姓一样,都是受欺压的阶层,自然很欢迎廉政公署这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只可惜,先前他们处于敌对状态,还有军官在一边看守指挥着,便是想欢迎也不成,而现在,一切外来因素都没有了,想怎样自然随他们自己。
在唐宋的盛名吸引下,在他的血腥手段高压下,那些已经丧失了胆气的士兵投降虽然都投降了,也按照唐宋的指挥排成了行慢慢下山,不过那行径速度,那队伍的整齐程度,委实不敢恭维。谁让他们都是一群乱糟糟的普通士兵,除了一些幸存的班长外,连个基层指挥官都没了呢。
依旧缓步前进中的唐宋眉头一动,便将那些班长的职务给提升了若干倍,让他们帮忙收拢队伍,指挥前进。
差不多二十分钟后,当唐宋离那山谷已经近在咫尺的时候,两座山头上的残兵败将也都已经在山下集结好了。
下面,自然是进行前所未有的反攻大计。
让他们留下一辆军用吉普后,唐宋一声令下,还有一千五百多号步兵也便拥着几辆破烂军车装甲车也便出发了。
等他们过去两公里之后,一直监督他们动静的唐宋身影终于在谷口出现。两公里是个安全距离,所以,即便他们缴械投降了,唐宋还是不会跟他们一起行动的。何况,这两公里距离非但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样也可以监视督促那些降兵的行动,即便遇上什么敌人,他的远距离打击手段,一样可以运用。
上车发动,便缀在队伍的屁股后面慢慢前进。
这两山夹谷的险地虽然是林溪最后一道军事防线,但距离林溪城也还有二十几公里的距离,因此,这一千多号步兵想要反攻回去,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的,最起码,这么远的路程要花点时间才能走下来。
因为日近中午,还不知道接下来的反攻会进行多少时间,又能不能成功,所以,便在行进的途中,千多号士兵随便往肚子里填了点干粮,便算吃过午饭了。打仗嘛,对于吃东西当然不能太过苛求,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步兵的速度永远快不了,而且当他们还是一群残兵败将的时候。当拖在后面的唐宋已经有些不耐烦的时候,终于,他的耳朵听到了某些嘈杂的动静,似乎,距离林溪不远了。
能听到声音,那就证明目的地距离他现在的地方最多也就八公里左右,距离那群反攻的残兵们还有六公里左右,那这么说,起码还需要半小时到五十分钟的时间,才能两兵相接。
都不需要唐宋通知,那些降兵自然知道他们现在已经前进到了什么地方。一想到要跟以前的兄弟袍泽交火厮杀,便在再没有心肠的人也有些迟疑了,那前进的速度也就更慢了。
唐宋知道,如果自己不给他们一点信心动力的话,只怕当他们到达林溪城的时候,就是他们再度反水的时刻,反正那么多人呢,即便他们反水也不担心自己一瞬间能把他们全部干了。到时候,谁生谁死,赌运气吧。
唐宋当然不能放任这样的事情发生,便在那些家伙开始慢腾腾磨洋工的时候,冷然传音道:
“都在想什么?把你们的速度提上来,哼,这么慢,什么时候才能把林溪拿下?”
不是吧?真让他们一个个真枪实弹跟那么多人玩?不少心里还想着蒙混过关的家伙一听到唐宋在他们头顶上空炸开的声音,心里不由又叫起苦来……却在此时,唐宋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你们都是军人,死在战场上才是你们最好的归宿,别那么贪生怕死,没得让我唐某人看不起你们缅族人。更何况,你们还未必会死,嘿,我要是没把握,会让你们这群残兵败将反攻一座城市吗?”
虽然唐宋狠狠将他们鄙视了一顿,不过他言语中透露的意思倒是让不少人一下子又生出几分信心。是啊,真让他们打,这林溪肯定是拿不下来的,那姓唐的还让他们这么做,一定是另有计划,说不定啊,他们这大部队只是个影子……
听着那头的纷纷议论,唐宋感觉火候差不多了,便直接布置任务道:
“到达林溪后,你们什么都不要管,只管专注一件事,但凡遇到任何拥有枪械的士兵或是军官,统统给我卸了他们的武装并看管起来。嗯,有我在你们身后,别担心他们反抗,更无需担心自己的性命危险……嘿,要是这样你们都做不好,那我就有些怀疑你们还有没有必要再活下去了。怎么样,有信心没?”
能说没有吗?那群被唐宋当作棋子自感没什么活路的家伙们自然只能有气无力地应道。
唐宋脸色一沉,喝道:
“都精神点,拿出点样子来……嘿,我本来还想着等反攻结束后将你们改编成缅族宪兵大队的,就你们现在这样子,看来是没必要了,看着就让人生气……唔,要是再这样下去,我不介意将你们统统解决了,再去找你们缅族大佬们的麻烦。”
宪兵大队?那可是好差事,不管哪个军队,最舒服的兵种非这个莫属了,而且油水很足,至少,一般的士兵谁都得巴结他们,便是某些军官,也可以丝毫不给面子。
不少人听到唐宋给他们画的大饼,心情又起来了几分。当然,便是想偷懒,想蒙混过关,也得仔细考虑考虑唐某人威胁的言语。
就这样,像放牛赶羊一样,时不时给点鞭笞,再时不时给点好处,差不多四十分钟后,林溪城终于出现在一群残兵败将的面前。
时隔几个小时,再见到林溪的残兵们忽然感觉那唐宋给他们画的大饼似乎不太好吃。
原因很简单,他们在的时候,林溪还是一副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的样子,而现在,则是全城戒严,到处可见荷枪实弹的官兵,尤其是这条通往林溪的石子路上,两边都是密密麻麻的官兵驻扎着,以至于原本已经到了近处,准备按照唐宋吩咐行事的那些残兵们都愣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