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满银讪讪的笑,他算是看出来了,高元珍看人比他看得准。他们雨花街道办的养殖场,本来说好年后就让他去上班的,为了感激街道办领导的关照,他给每家送了个猪头,几十个鸡蛋,还请他们上国营饭店搓了一顿,谁不拍着他肩膀叫“兄弟”?
  这不,礼也送了,客也请了,等到养殖场一开工,全是他们的小舅子大姨姐,他想屁吃呢他!
  这件事给他的打击,让他彻底认清“朋友”的面目,也不得不佩服高元珍的眼光……虽然说吧,他老娘和舅妈也没少给他讲这些道理,可别人讲的跟高元珍讲的,效果就是不一样!
  爱听八卦的幺妹,立马明白过来,小大人似的坐他们中间,语重心长的说:“满银叔叔,你就好好听我姨妈的话叭,以后姨妈生的小弟弟才会听你话哟。”她想了想,总想用个成语或者歇后语什么的,“嗯,这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
  高元珍“噗嗤”一声乐了,哈哈大笑,“对对对。”
  王满银挠挠后脑勺,居然害羞了,他喜欢听这话,仿佛……他们是一家三口似的。
  高元珍倒是来了兴致,“那你说说,小弟弟身体好不好?”她目前最关心的可不就是这个?
  幺妹仔细的用灵力感受一会儿,“非常好,还非常调皮呢,在肚子里翻跟斗!”
  高元珍一听,乐了。她没怀过,不知道别的女人怀孩子啥样,可她肚子里这个,是真调皮,每天翻来覆去的倒腾,白天能从左边翻到右边,晚上又从右边翻到左边,到点儿了没吃饭,他就在里头“打拳”,夜了不睡觉,他就在里头打哈欠,甚至嘘嘘……她这腰,一半是因为年纪大,一半是因为孩子太闹腾。
  “真翻跟斗”王满银口水横飞,激动得不行。
  “是哒!”
  “嘿嘿,这可是个小调皮,以后我给他……给他……嘿嘿……”他笑着笑着,心里也跟着期待和感动起来,生命呀,就是这么神奇,这么让人期待。
  黄柔进屋,就看见他傻愣愣的看着高元珍的肚子笑,“姐来了?”
  “才下班呢?你们当老师的可真辛苦。”高元珍也不用起来,就坐在沙发上,抚着肚子,笑得温柔极了。
  黄柔把东西放下,“最近身体怎么样?”
  “好着呢。”高元珍给王满银使眼色,让他把门关起来,这才从包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和一沓子钱。
  “阿柔,这是五百块,我的罐头刚卖出去两批,只能先还你这么多,剩下的……”
  黄柔按住她的手,“姐你说什么呢,我又不急用,你那厂子不能没有流动资金,你先用着。”
  高元珍的“高氏老字号罐头厂”在正月十五就开张了,先让老师傅带着她和王满银学,等学会时间到了五月份,桑葚成熟的时候,她被幺妹提醒着,做了一批桑葚罐头。
  桑葚这东西,农村漫山遍野都是,没有谁家之说,谁都能摘。她给村里小孩发工钱,以一分钱五斤的价格,也不用她动手,孩子们摘得又黑又甜,还把蒂给处理干净,她只要按照老师傅教的煮熟装罐就行。
  孩子们拿到零花钱开心不已,都乐意争着帮她干活,孩子家长也没意见,反正这东西是无主的,谁摘到归谁,这么点钱虽然不多,一天下来勤快的也能摘到七八分钱,够给他们买好几支铅笔呢!
  傻子才不乐意!
  一方面是短时间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一方面是低廉至近乎免费的劳动力,高元珍把成本控制到了最低,所以成品价格定得也不高。
  一罐五毛钱。
  五毛钱在黑市只能买到半斤猪肉呢,可在她的罐头厂却能买到一个甜丝丝的大罐头,虽然黑漆漆的颜色不大好看,可只要能让孩子甜甜嘴,又实惠,就有市场!
  一开始,她还怕卖不出去,王满银打包票会去找舅妈,谁知道还没开始找人呢,就让公社单位上的给买光了。一个罐头至少能挣两毛,两千个罐头就是四百,对于种了大半辈子地的高元珍来说,这可是她以前几年的收入!作坊一年的承包费她一个月就给赚回来了!
  这场小试牛刀,给她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门。难怪王满银一个劲鼓动她承包罐头作坊,这就是活脱脱的钱罐子啊!
  而且,还是只属于她的钱罐子!
  以前吃大锅饭,干多干少都是分一样的粮一样的钱,甚至她明明干两个人的活,却只有一个人的工分……现在一对比,这心里感觉就是天上的地下啊!只要肚里的小猴子不造反,她都全身心投在厂子里,几乎是没日没夜的煮,装罐。
  拿出在生产队种地的力气来,自己给自己干活,多劳多得,她真恨不得连命也不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