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十二愿(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瞻基笑道:“正是,雪射猎,别有趣味,北国气象,大是不凡,难怪自古英雄多出于幽燕之地。”
  这朱瞻基渐渐长大,如今也有十四岁了,脸庞渐渐长开,少了些童年时候的稚趣可爱,渐渐向朱家一贯的方面大耳长去,他的身量也比较高,往那儿一站,又挎刀荷箭一身冬季猎装,尤其显得健壮魁梧,较之同龄少年要强壮许多。
  道衍大师是着他长大的,眼见他长成了一个茁垩壮少年,每次见到他都很喜欢,两下站住笑谈一番,这才告辞离去。
  两下里交谈时,宋礼和纪纲只好站在一边候着,等道衍大师离开了,宋礼才上前见过皇太孙和赵王。
  朱瞻基对这位尚书大人不敢怠慢了,也肃了笑容,规规矩矩按皇家礼仪受礼、还礼,言语几句,宋礼也告辞离去。双方对答见礼都没问题,只是比较道衍方才的随和亲垩热,那就循规蹈矩的很了。
  这时纪纲才踮着脚尖,迈着小碎步迎上前来,笑嘻嘻施礼道:“纪纲见过皇太孙殿下、赵王殿下!”
  朱瞻基矜持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因为这些日子在御前纪纲常与自己能说得到一块儿去,朱高燧倒是很待见他,便笑哈哈打声招呼:“纪大人,听说天津的锦衣卫衙门因为冬季寒冷已经停工,这可清闲了啊,这些日子常碰到你。别忙着走啦,本王见过皇上就出来,一会儿陪本王去吃几杯酒。”
  纪纲飞快地睃了一眼朱瞻基,陪笑道:“谢王爷,皇上刚交待了臣一点事儿,要把辅国公杨旭的一番言语送到邸署去,臣去交待一下就回。不知王爷您今儿下哪家馆子,臣要是动作快,就先去候着王爷,要是耽搁了,臣到了再向王爷请垩罪。”
  邸署从西汉时期就有了,专门摘抄朝垩廷的政垩治消息、政令的颁布、下达,其作用相当于现今的驻京新闻机垩构,重在传达朝政消息,这些由各州府派驻在京的人员办公的地方就叫“邸”,所以他们抄写发布的东西就叫邸报,也叫邸抄。
  朱瞻基知道纪纲是保自己父亲的,却也知道这个人在朝名声不好,对自己父亲又是阴奉阴违,所以很不喜欢他,但是一听这话有些好奇,忙问道:“杨旭的话,杨旭说什么了?”
  纪纲嘿嘿一笑,立即从怀掏出书札奏报,双手奉上道:“皇太孙请!”
  朱瞻基接过奏报仔细了一遍,见朱高燧也探头过来,便递过去道:“皇叔请!”
  朱高燧完奏报,眉头不觉动了动,嘿嘿两声道:“这杨旭,骂得倒是痛快淋漓,只是……身为国公,如此说话,可有份了。”
  朱瞻基眸光微微一动,问纪纲道:“皇上了这个怎么说?”
  纪纲笑眯眯地道:“皇上哈哈大笑,并未置一语评论。是臣凑趣,觉得国公这番话振聋发聩,对那些不断上垩书弹垩劾朝垩廷对辽东政略的官垩员,也是一个说法,所以建议皇上发付邸报。”
  朱瞻基“唔”了一声,脸上依旧不喜不怒也不出个态度来。这位皇太孙虽然年幼,可是有个城府甚深的老垩子,小小年纪养气垩功夫居然也十分了得了。
  朱高燧摆摆手,对纪纲道:“行了,你去忙吧,本王见过皇上后,就去“便宜坊”吃烤鸭子,你忙完再来。”
  “是是是!”纪纲接回奏报揣回怀向朱瞻基和朱高燧叔侄俩道:“那臣就告退了!”
  纪纲匆匆出宫而去,朱高燧瞟了朱瞻基一眼,呵呵笑道:“皇上真是宠爱杨旭啊。杨旭抛下公事,跑去辽东救他的女人,皇上不予丝毫责罚。如今杨旭在辽东大骂垩儒,弄到他们斯扫地皇上居然开怀大笑。”
  朱瞻基笑道:“是啊,杨旭对皇家、对朝垩廷的功劳,旁人不知道许多,皇叔却是知道的,再说,皇爷爷一向喜欢性垩情人,杨旭所为,不合臣子之礼,真是率朴男儿很对皇爷爷的胃口。”
  朱高燧与他一边走,一边笑眯眯地道:“是啊。到如今,准确地说,杨旭已是三朝元老,可年纪还轻得很,等皇侄你登基为帝的时候,他就是五朝元老了,智勇双全,德高望重,门生故旧遍于朝野,必成朝垩廷流砥柱,皇侄有此重臣辅佐,必能成就一番大功业,不让祖垩宗专美与前!”
  朱瞻基欣然道:“皇叔过奖了,过奖了侄垩儿,也过奖了杨旭,太祖与皇爷爷俱是雄才大略之霸主,瞻基后生小子,只能仰望,安敢高攀。至于杨旭么,此人多是偏才,治理天下,不可不用,亦不可大用,要说他智勇双全的确不假,要说他德高望重……”
  朱瞻基天真地笑道:“那可就难了,等这邸报传达天下,杨旭不被天下读书人骂个狗血喷头,那就是好的了。”
  朱高燧仰天打个哈哈,心暗道:“这小子还是个无知小儿,哪懂帝王心术,白费我一番心思!”
  亦步亦趋地跟在朱瞻基后面的一个白面无须的青年男子,听到二人这番对话,禁不住抬起头,深深地了朱高燧一眼。
  二人回宫见过天子,朱棣兴致正高,留他们两个坐了,祖孙三代人唠唠家常,其乐融融,可惜朱棣休息的时间太少,眼过了批阅奏章的时间,沐丝进来稍做提醒,朱高燧和朱瞻基便即起身告退。
  出得殿来,朱高燧自去“便宜坊”吃烤鸭子,朱瞻基则回了自己的寝宫。
  “殿下,赵王殿下方才与殿下所说那番话,藏着祸心呢,殿下不可不察!”
  进了自己寝宫,宫女早备好了热水,等着侍候皇太孙沐浴,一直侍候在朱瞻基身边的那个白面无须年轻人候宫女们退下,便侍候朱瞻基宽衣,这时才低低地对他说出一番话来。
  朱瞻基点点头,脸上有种与年纪不相称的沉着和冷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