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堪舆(2 / 3)
“断龙脉?”
一时之间,王观和陆崇明来了兴趣,连忙询问起来。
对此,段老也乐得讲解:“南京古称金陵,这你们应该知道吧。具说在地下挖出了许多黄金,这才有了金陵这个名字。但是金子是谁埋的,却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春秋时期楚王的遗藏,也有人说是越王勾践的宝藏,但是在我们风水师流传下来的记述之中,埋藏黄金的却是秦始皇。”
段老娓娓而谈:“据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自觉功高三皇,胜过五帝,所以干脆自号始皇帝,希望帝位二世三世……一直传下去,直到千秋万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听信了当时方士的谗言,决定断掉各地的龙脉。”
“南京就是典型的例子,传说秦始皇巡视南京的时候,身边的方士断言,金陵地形险要,气势磅礴,乃龙脉地势,王气极旺,若不采取对策,五百年后会有天子坐镇。听到这话,秦始皇自然坐不住了,立即下方士断了南京的龙脉,并且埋了一批黄金镇压王气。”
说话之间,段老又笑道:“当然,也有人说,做这事的不是秦始皇,而是当时的楚王。但是不管怎么说,断龙脉的说法深入人心。毕竟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定都南京的大多数是比较短命的王朝,国运都不长久,也难怪断龙脉的说法经久不衰。”
“那您老觉得,南京的龙脉是不是被断掉了?”陆崇明好奇问道。
“这个不好说。”段老笑道:“你觉得它被断掉了就是被断掉了,你觉得它没被断掉就是没被掉断。风水学说,信与不信,都在一念之间。”
“哦。”
没有得到预期的答案,陆崇明多少有些失望。
“如果你相信的话,那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龙脉是断不掉的,只能够暂时的镇压。”
此时,段老侃侃而谈:“在风水师的眼中,龙脉五十年一小变,百年一大变。时间到了,龙气自然会转移,根本镇压不住,自然截断不了。”
“要是你不相信风水,那么更好解释了。”
这个时候,段老笑眯眯道:“从地理上来说,南京依山傍水,虎踞龙盘,易守难攻。在此处建都的天子们,一开始就着眼于守成求稳,缺乏攻略开拓,问鼎中原的进取雄心。而且南京处于整个中国的东南一隅,一道长江天堑把它与辽阔的北中国隔断,最易于偏安苟且。”
“从经济上来说,江南向来为鱼米之乡,富庶的经济条件反给统治者提供了加速腐败的温床,使帝王将相沉醉于温柔乡中。除了地理、经济等外部因素外,定都南京的几个王朝,都没有问鼎中原、统一中国的决心和实力。也许正是这种种原因,使得六朝短命而亡。”
段老逐一列举起来:“这样的解释,你应该满意吧?”
“段老。”
适时,王观轻叹道:“段老,你真是风水师吗?怎么感觉好像是历史学家啊。”
“风水,又称堪舆之术!”
一瞬间,段老傲然说道:“根据古籍记载,堪,天道也,舆,地道也。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这是风水术的两大特征。如果不通天文地理,历史数学,根本没有资格称为风水师。至少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风水师,首先要是个杂学家。”
“杂,并不是贬义词,杂而不专,这才是贬义。如果杂而精,那叫博学多才。”
说话之间,段老也有几分感叹:“想想古代的风水师,就算是中庸之才,也能够称为是满腹经纶。就是这样,也只能走街串巷,在民间混饭吃而已。真正的风水大师,一般是供职于宫中,为皇家服务,直到厌倦了官场斗争,这才返回乡野著书立说。”
“至于现在,现在翻了两本书,就敢摆摊子忽悠人了。这在古代根本不能想象,要是被发现了,估计要被人乱棍打死……”
听到这话,陆崇明错愕道:“这么严重?”
“反正在元代以前,应该是这样。”段老笑道:“元明以前,古人比较信这个,尤其是唐宋年间,简直就是社会的风气。但是到了明代,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太多了,自然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下,风气也就被败坏了。”
在段老的感叹声中,车子也随之抵达了太仓,然后也没有停留,慢慢地又来到了陆崇明的家乡之中。
“停。”
还没到村口,段老就喊停了,然后兴冲冲下车,纵目观望起来。过了片刻,忍不住叹道:“王观,你说得没错,这里真是好地方啊。”
“我没说错吧。”王观笑着说道:“这里肯定是风水宝地。” ↑返回顶部↑
一时之间,王观和陆崇明来了兴趣,连忙询问起来。
对此,段老也乐得讲解:“南京古称金陵,这你们应该知道吧。具说在地下挖出了许多黄金,这才有了金陵这个名字。但是金子是谁埋的,却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春秋时期楚王的遗藏,也有人说是越王勾践的宝藏,但是在我们风水师流传下来的记述之中,埋藏黄金的却是秦始皇。”
段老娓娓而谈:“据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自觉功高三皇,胜过五帝,所以干脆自号始皇帝,希望帝位二世三世……一直传下去,直到千秋万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听信了当时方士的谗言,决定断掉各地的龙脉。”
“南京就是典型的例子,传说秦始皇巡视南京的时候,身边的方士断言,金陵地形险要,气势磅礴,乃龙脉地势,王气极旺,若不采取对策,五百年后会有天子坐镇。听到这话,秦始皇自然坐不住了,立即下方士断了南京的龙脉,并且埋了一批黄金镇压王气。”
说话之间,段老又笑道:“当然,也有人说,做这事的不是秦始皇,而是当时的楚王。但是不管怎么说,断龙脉的说法深入人心。毕竟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定都南京的大多数是比较短命的王朝,国运都不长久,也难怪断龙脉的说法经久不衰。”
“那您老觉得,南京的龙脉是不是被断掉了?”陆崇明好奇问道。
“这个不好说。”段老笑道:“你觉得它被断掉了就是被断掉了,你觉得它没被断掉就是没被掉断。风水学说,信与不信,都在一念之间。”
“哦。”
没有得到预期的答案,陆崇明多少有些失望。
“如果你相信的话,那么我可以明确告诉你,龙脉是断不掉的,只能够暂时的镇压。”
此时,段老侃侃而谈:“在风水师的眼中,龙脉五十年一小变,百年一大变。时间到了,龙气自然会转移,根本镇压不住,自然截断不了。”
“要是你不相信风水,那么更好解释了。”
这个时候,段老笑眯眯道:“从地理上来说,南京依山傍水,虎踞龙盘,易守难攻。在此处建都的天子们,一开始就着眼于守成求稳,缺乏攻略开拓,问鼎中原的进取雄心。而且南京处于整个中国的东南一隅,一道长江天堑把它与辽阔的北中国隔断,最易于偏安苟且。”
“从经济上来说,江南向来为鱼米之乡,富庶的经济条件反给统治者提供了加速腐败的温床,使帝王将相沉醉于温柔乡中。除了地理、经济等外部因素外,定都南京的几个王朝,都没有问鼎中原、统一中国的决心和实力。也许正是这种种原因,使得六朝短命而亡。”
段老逐一列举起来:“这样的解释,你应该满意吧?”
“段老。”
适时,王观轻叹道:“段老,你真是风水师吗?怎么感觉好像是历史学家啊。”
“风水,又称堪舆之术!”
一瞬间,段老傲然说道:“根据古籍记载,堪,天道也,舆,地道也。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这是风水术的两大特征。如果不通天文地理,历史数学,根本没有资格称为风水师。至少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风水师,首先要是个杂学家。”
“杂,并不是贬义词,杂而不专,这才是贬义。如果杂而精,那叫博学多才。”
说话之间,段老也有几分感叹:“想想古代的风水师,就算是中庸之才,也能够称为是满腹经纶。就是这样,也只能走街串巷,在民间混饭吃而已。真正的风水大师,一般是供职于宫中,为皇家服务,直到厌倦了官场斗争,这才返回乡野著书立说。”
“至于现在,现在翻了两本书,就敢摆摊子忽悠人了。这在古代根本不能想象,要是被发现了,估计要被人乱棍打死……”
听到这话,陆崇明错愕道:“这么严重?”
“反正在元代以前,应该是这样。”段老笑道:“元明以前,古人比较信这个,尤其是唐宋年间,简直就是社会的风气。但是到了明代,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太多了,自然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下,风气也就被败坏了。”
在段老的感叹声中,车子也随之抵达了太仓,然后也没有停留,慢慢地又来到了陆崇明的家乡之中。
“停。”
还没到村口,段老就喊停了,然后兴冲冲下车,纵目观望起来。过了片刻,忍不住叹道:“王观,你说得没错,这里真是好地方啊。”
“我没说错吧。”王观笑着说道:“这里肯定是风水宝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