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各有招法(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丁末大参案的另一名主角、前军机大臣瞿鸿譏!
  “此番走陆路还是水路来地?”
  “陆路,先从长沙到武昌,再坐火车到京师,前后不过数日,其速何疾也……”
  “将来若是粤汉路通车,从广州到京师3内必达。”
  “我恐怕是看不到喽……”两人哈哈大笑,在客厅落座。
  老友想见,说不完的闲话,在客厅寒暄许久,岑春煊才想起对方此来肯定要要事,便与他一同走入了书房,然后吩咐道:“其他任何人来都说我不在!”
  “明日我和子兄一同入宫面圣,皇太后处亦要前去吊。”
  一听岑春煊提起慈禧,瞿鸿譏的眼神随即黯淡下来,两行泪水倏忽而落,想起慈禧在庚子后对自己的提拔,又想起大参案中的委屈,道:“不必了……某已心灰意冷,无意再参与朝堂政争。”
  “现在天子圣明,正是一番大有可为之际,何出此言?”
  “永不叙用之言亦出自天子之口,而且是亲政后天子之口。”
  “子不过太过执拗,那不过是障眼手法,眼下风高浪急,正是兄大展身手的时机,我必力保。”
  “我正是为此事而来。“瞿鸿譏面露微笑,“正值关键之机,得一援手便增大一分机会,我是给搬救兵来的。”
  “救兵何在?”
  “我!”
  岑春煊满脸疑惑:“兄方才不是说不愿再处朝堂参与政争?怎么一会儿……”
  “云阶,我方才说不愿再处朝堂参与政争,但没有说不愿以在野身份参与,我完全可以一介小民的身份捣鼓其中嘛……”
  “难怪古人云‘老而不死谓之贼’,你在乡养了数年,话语言辞反倒日益尖刻。”岑春自嘲一番后问道,“有何杀招?”
  “倒庆必先倒那!但那既已倒,便该直捣黄龙,不予敌休养生息之机。”
  “是!此番不能再犯丁末年地错误了。”
  “那么……”瞿鸿譏在岑春煊耳边说了好一顿,后者连连点头称是。
  另一个战场里,奕劻父子也在商议。
  “阿玛……”载振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吞吞吐吐地说道,“人我已经物色好了,就等机会下手了。”
  “宫里那个怎样?”奕劻闭着眼睛半躺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他还没怎么招,还指望着咱们救他呢,不过悬……”奕劻口中的那个,载振话中的他都指代同一个人——那桐。
  “没指望了。”奕劻的眼睛忽地睁大,“荣庆从他家里抄出那么多东西,又是古董又是字画,还有一大摞庄票,光凭这些就可定罪了,哪还有机会翻身?”
  “事不宜迟,那是不是赶紧下手?”
  奕劻没有正面回答,又追问道,“那人知道身份么?”
  “不知道,我通过宫里那个老人找地,特意交代他不要说。”
  “这便好。”奕劻点点头,“现在风声很紧,凡事都要谨慎。”
  “那我今夜去徐叔那一趟,告诉他由头,然后知会他,让他替咱们遮掩一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