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四十九 时过境迁,换了人间(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了支付讨伐匈奴的军费,汉武帝搜肠刮肚极尽一切可能捞钱,盐铁专卖就是在那个背景之下诞生的。
  人不能不吃盐,但是也不需要吃那么多的盐,粗制滥造也好,缺斤少两也好,只要能吃上一点盐,那就死不掉。
  所以那时候的盐铁专营店那叫一个坑。
  就差没有卖那些没有经过处理的毒盐给人们吃来换取高额军费了。
  花了昂贵的价钱买到那些粗制滥造的盐,那利润之高自然难以想象。
  可同时盐铁专卖的名声也坏掉了。
  盐铁专卖的名声那么差,显然也就是从汉武帝时代开始败坏的。
  为了更高的利润,也不必担心市场竞争,货物的质量可想而知,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多么恶劣也是可想而知的。
  郭鹏搞的盐铁专卖就是为了搜刮治下全民,同时也是为了从他们身上搜刮财富扩充军力以平定天下,与汉武帝的目的差不多。
  为了天下一统,他做的事情一点也不比汉武帝少,汉武帝做过的事情,他大部分都做过了。
  但是说真的,从各角度来说,他还真不如汉武帝那么凶悍,做的事情也远比汉武帝厚道多了。
  刘彻为了打赢匈奴,在搜刮财富的问题上是无所不用其极,也就是在那个时代,平民百姓和王公贵族在皇帝眼里是一视同仁的。
  在他看来,什么王公贵族平民百姓,你们都是我嘴边的一块肉,只要我撕扯,你们就要乖乖的进到我的肚子里来。
  他对王公贵族等自己人搞白鹿币,用鹿皮搜刮他们的财富,把他们身上的油脂刮了一层又一层,刮得王公贵族们苦不堪言,泪流满面。
  对平民百姓就用盐铁专卖来搜刮财富,还课以重税,财产越多交税越多。
  为了应对隐藏财富的问题,鼓励民间互相告密,告密成功者与皇帝均分被告密者的财产,闹的民间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家破人亡者不知凡几。
  接着搞出盐铁专卖这种事情,用劣质必需品搜刮全天下的财富,把全天下的财富一点一点往自己的荷包里揽,吃相极其难看。
  这还不够,为了支付无底洞一样庞大的军费,他还卖官鬻爵? 不仅出卖吏的职位,最后干脆出卖官的职位,把武帝中后期的吏治搞得乌烟瘴气腐败不堪。
  以三百多年前的生产力水平? 他做到了三百年后的郭鹏做起来都觉得异常吃力的事情。
  可想而知? 当时全国的财富被他搜刮到了何种程度。
  没有文帝景帝几十年的积累和休养生息? 汉帝国还真的经不起刘彻的折腾。
  当然,以此为代价,他打赢了匈奴战争? 挺起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 让汉帝国不再遭受匈奴人的敲诈和军事威慑,并且打出了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心态。
  与他相比,享受了生产力提升红利的郭某人的确是厚道不少? 至少在盐铁专卖层面? 质量是严控的。
  沿海人民吃海盐? 内陆人民吃井盐、矿盐、湖盐。
  产盐地区设有专业的集中生产的制盐工场? 全都有专门部门负责制作? 专业人士负责把控? 财政部和内廷分别派人把关,层层严防死守下,盐的质量是不会出问题的。
  铁也就更不用说了,不至于搞出缺斤少两或者质量低劣的问题,以至于人们连地都翻不动。
  而且这些年? 随着生产的稳定? 技术的革新? 产量的提高? 盐铁专营的定价也在不断下调,和当初为了统一而压榨人民的时候要便宜多了。
  这也是郭某人当年下定的决心。
  不管现在多苦多累,付出多大代价? 只要能统一,能夺回和平,且人还活着,那么当年付出的,迟早会有收回来的时候。
  郭某人说到,也做到了,他统治后期,就不断给平民百姓减负,废除人头税,摊丁入亩,丈量土地,降低农税比例,增加减免农税的对应条件范围等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