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东国大名来袭!(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已经是夏军与倭军的第三次合战,楚武对自己的对手已经没有那么陌生,他询问苏烈的意见。
  目前楚武的兵力,有五万低阶兵种、两千低阶重骑兵,还有两三千在岩屋城之战存活下来的高阶兵种。
  苏烈答道:“末将从未与倭军交战,不好说可以将其击败,但末将定会全力以赴。”
  诸葛亮在一旁说道:“我方设有石垒、木栅栏、鹿角,虽然只是低阶兵种,却可坚守。岩屋城之战,想必对方的高阶兵种,损失也有不少,只要防备武士即可。”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看书领现金红包!
  “确实如此。”
  楚武这边的高阶兵种损失严重,而伊达政宗的骑马铁炮队损失也很多。
  除了实力最强的几个东国大名有特殊兵种以外,其他弱小的东国大名,唯一的高阶兵种,可能只有武士。
  高阶的武士加上低阶的足轻长枪队、足轻弓箭队,这是东瀛大名最常见的阵容。
  赤备骑兵、骑马铁炮队算是少见的特殊兵种。
  武士的比例远少于足轻的数量。
  20万东国军,形成了几十个军阵,伊达政宗、佐竹义重、最上义光在内的大名骑马聚集在中间,对谁组织第一批攻势产生了争执。
  毫无疑问,第一批攻打夏军土垒的大名,会损失惨重。
  这个时候,幕府体系的缺陷出现,各个大名不怎么愿意打头阵,毕竟损失的是自己的家臣。
  “分为三支攻击队、一支预备队,我们轮流进攻,一旦兵力损失十分之一,则换上另外一队兵马,如何?”
  “谁担任预备队?”
  “担任预备队的大名,如果夏军出阵追杀,即使全军覆没,也要阻挡夏军,重任不亚于攻击队。”
  “可以。”
  东国大名们同意了伊达政宗的提案。
  二十万东国军,分成了四队,伊达政宗带领一支攻击队,率先发起攻势。
  伊达政宗有3万兵马,其他几个大名拼凑2万兵马,合兵5万,向夏军的土垒压来。
  “全军进攻!”
  越后军团的“乱龙旗”举起,十万越后军团,大举进攻周瑜、陆逊的防线!
  上杉谦信亲自督军!
  德川家康、北条氏政、真田昌幸、武田忠义作为后续的进攻兵力。
  战国第一兵真田幸村手持十字枪,背后仅仅剩下几百人的真田赤备队举着六文钱的旗帜。
  德川家康眯着眼睛。
  这可能是越后军团最后的辉煌。
  如果上杉谦信可以取得战功,他在东瀛四岛的威名更盛。
  周瑜、陆逊看到黑压压的越后军团出动,令人挥动令旗,火矢队在土垒、木栅栏后方就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