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汉奸走狗(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前后死了五六千,虽然不全是他关宁旧部,可这损失也让他非常恼火,便干脆屠城报复,甚至把屠杀的百姓冒充是义军报功请赏。
  对俘虏的那些义军,也是将其中精锐强壮者,全都挑选出来补充进他的军中。
  “把这报告八百里加急送往北京朝廷。”
  吴三桂将亲自写好的奏报,仔细看了好几遍,然后交给亲兵。
  一下子杀了几万人,此事其实关宁军部将们中也有不少反对声音,但吴三桂最后还是杀了。
  甚至还屠了一座城的平民。
  “王爷此捷报一入京,朝廷必将对王爷的忠心深信不疑,且将大大嘉奖的。”一名心腹副总兵看出了吴三桂深层用意。
  因为出了洪承畴、严我公、土国宝、钱谦益、吴胜兆、李成栋、刘良佐这层出不穷降而复叛的事件,导致鞑子上层现在对汉将,尤其是原来明朝降臣降将们,那是极端的不信任。
  吴三桂降清后,由大明平西伯加封平西王,参与南征,然后还授封云南王,承诺将来打下云贵川后,就把云南划封给他,世封永镇,吴三桂自然也是非常卖力。
  可在汉中打张献忠正关键时候,朝廷却把他调回关中平乱,而让汉军旗的李国翰留守汉中,明显是对他有几分不信任啊。
  所以这一仗吴三桂打的非常卖力,甚至战后还特意以被伏击为借口,一口气屠了一座蒲城,其实不过是要向鞑子表忠心。
  表明他吴三桂不仅能打,还忠心耿耿,这忠心绝无半分假,为此他不仅一战灭了几万陕北义军,甚至还直接屠了一万多百姓。
  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现在就是个忠心的大清子民,是正黄旗的旗人,而不是汉人。
  虽然吴三桂降清后,只是名义上入旗,他的人马编了五十七个佐领,是事实独立于汉八旗之外的,可也正因此,现在这种关键时候,吴三桂才越发需要表明忠心。
  一名心腹副将问,“如今形势,天下鹿死谁手,似乎并不明朗,大帅为何却要坚决拥清反明?”
  “洪承畴、钱谦益甚至是李过、张献忠等这些人,明皇都愿意接纳,大帅何不考虑?”
  吴三桂却只是冷着脸,“真当朱以海不姓朱吗?他若不是明太祖之后,本王或许可以考虑。”他摇着头对心腹们道,“你们别看现在洪承畴、钱谦益、李过、高一功、刘良佐这些人现在都高官厚禄,甚至张献忠都能跟明军相处和谐,可我敢料定,不是朱以海不记仇,只不过是时候未到,现在还不到时候罢了。
  等将来他若真能夺得天下,哪怕就是南北并立,只要是安稳下来,肯定会全面清算这些人的,
  别看现在笑的欢,将来总要拉清单的。
  我吴三桂又何必去凑那个热闹?
  再说了,别看现在大清似乎遇上了些麻烦,但我敢说,朱以海也没那个一举灭了满州的实力。”
  吴三桂是个聪明人。
  当年他打着为崇祯报仇的旗号,说是向满清借兵复仇,其实就是投降。
  而如今鞑子形势不利,吴三桂却反而觉得这是他们这些降人的机会,若是大清如之前入关时那般顺利,几年时间扫平天下,他们这些异族的降将,将来反而难安置,不会有好结果。
  现在这样对峙僵持,甚至略处下风,那正是显示他们作用的时候了。
  鞑子承诺给他的云南,也才有可能真的拿的到。
  锦上添花,总不如雪中送炭的。
  洪承畴他们降就降,但他吴三桂可不会轻易的反复横跳。
  趁着手里有兵,总不怕没筹码的。
  他甚至在考虑,是不是趁这次回师关中,剿灭王永强后,干脆向北京要求就镇守关中好了,若是能做个关中王岂不更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