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招待(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永不加赋1
  朱以海在这场见面会上,最后还特地亲自提笔写下这四字,并赐给了张二牛大爷。老牛不识字,可捧着这四字墨宝,眼睛都放光。
  周边一百多个农民、佃户、小贩等各业代表,眼睛里也全是羡慕妒忌,要不是畏惧天子威仪, 只怕早就一哄而上抢去了。
  老牛捧着这副字喃喃念诵着万岁,都快晕过去。
  看着其它人那羡慕的眼神,朱以海道,“既然大家不嫌弃朕这笔字,那就给你们也写一副。”
  皇帝说到做到,还真让人取来更多纸,然后挥笔写。
  本来他还想着给每人写点不同的, 甚至恭喜发财、万事如意这些,可大家就相中永不加赋四字了, 好像这是免死铁券一样。
  朱以海无奈,只好提笔书写。
  好在也才四个字一副,倒也不难。
  他的书法水平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现在天天亲自批红,又要批阅大臣们的题本,还要回复臣子的密折,他每天起码要批阅二十万字的题本、密折,回复的字数也很多。
  他还经常会抽空临贴练书法。
  这就是亲政的代价,明朝很多皇帝们不见大臣,也不用批红,只跟内阁交流,甚至让太监们代为朱批、议政,就是不想上朝、批阅奏章,懒。
  而人家雍正皇帝没当多少年,批阅的奏章据说手书一千多万字。
  明太祖朱元璋更不得了,工作狂人。
  朱以海现在一天起码得批阅二十万字,这还是他再三要求大臣们题本得格式规范, 禁止东拉西扯, 尤其是限制大臣们奏事字数,每份题本上,还得特别写一个简短的提纲,跟写论文一样。
  这样朱以海有时直接看一眼提纲就行了。
  他还让通政司或内阁把这些题本按轻重缓急分类,加之内阁票拟贴黄,也会分级,所以他现在批阅起来倒是效率提升不少。
  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扫一眼,然后各批上几个字专用语就行。
  好多甚至只批个阅,知道了等。
  重要的事情才会仔细阅览、思考。
  就连臣子们的密折,也是有规定的,不能字数太多,得精炼,不要跟皇帝套近乎,没时间。
  天天批阅奏章,朱以海的字提升迅速,以前勉强算入书法门道,现在已经能有些韵味了。
  面对一百多张不加赋, 他甚至还能换着字体来写,一会瘦金一会柳体一会宋体甚至一会飞白,一会草一会棣的。
  就当是书法课了。
  别说, 还真是各有韵味。
  刘朝则站在后面,给皇帝的作品用印盖章,不同的字,配上不同的印,甚至朱以海的落款也各有不同。
  有绍天朱以海的,有奉天皇帝,也有大明天子等等。
  得了皇帝赐字的,无不欢欣喜悦,捧着字就对着皇帝跪拜叩谢,高呼万岁。
  随驾的首辅宋之辅,阁臣张国维、徐石麒,大臣刘宗周、洪承畴、钱谦益、朱大典、何腾蛟等一干大臣们,看到这场面,也只能站在那里深感佩服。
  虽仅是群小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