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华山召见(4 / 5)
而未过朝考之新科进士,二甲进士留京在各部学习三年,然后按成绩表现授职,一般也就是主事。三甲进士则要到各省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学习行走三年,三年后表现良好者,方授知县。
且三年行走学习后,能授主事、知县者,也仅得三成左右,余下七成,就得从主簿、县丞,甚至是教谕,中书、司务、典簿等。
绍天朝开科取士录取的进士数量较多,虽然现在官缺多,但朱以海并不会随便就授给新科进士们知县、主事这些职务,都得先在部院或是省里藩臬先行走学习三年,然后按表现授职。
最优秀的三成左右,会授予部院主事、地方知县这样的七品职,但更多的则是要授八品甚至九品这样的官职,甚至有些可能会被直接淘汰,不能实授。
“臣愿外放一县,脚踏实地做些实事。”
这个回答让朱以海很是满意,而且他也看出这人确实是有能力的,所以道,“既然如此,那朕便授你为济南府历城县知县,正七品。”
历城县是济南府附郭知县,济南既是省城又是府城,还是县城,一城里有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知府、知县等同治一城,这样的知县其实是最考验能力的。
所谓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
说白点,县令不好当,基层不好干,这省市驻地的基层官更不好当。
不过若是有能力,也容易出政绩,毕竟高官、市长眼皮底下,干的好都看的见。
授姚启圣历城知县,既是对他的赏识,也是对他的考验,特别是现在济南城刚经历战火,如今还是座空城呢,他得招抚百姓,恢复秩序等等。
“臣谢陛下恩赏。”
“你可愿意?”
“臣不胜荣幸感激。”
“可有信心做好这附郭省城的历城知县?”
“臣愿意一试。”
“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朕便给你这个机会,你进献的这二十万两银子,朕收了。”
“便特拔给山东抚民赈济,恢复生产,给巡抚十万,布政使、按察使,还有三个分巡各一万,济南府给一万,章丘、历城两县,各一万。”
姚启圣献银二十万两,朱以海直接就拔了十八万两给山东各级衙门安民赈济,剩下两万,拔给御营。
朱以海安排好后,还特意跟两人闲聊了会,甚至问起姚启圣怎么用三年赚了二十万两银子。
结果他倒也没隐瞒,其实就是搞走私,他老家毕竟绍兴,现在那边工商兴盛又开海贸,所以这三年,他就从北边走私牛马南下,有时也贩人参过去,再从南边贩茶贩酒贩烟北上。
有时也贩盐。
都是暗里走私买卖,只要打点到位,这一船船的私货,利润惊人。
特别是人参、烟丝,暴利。
贩马也挺赚银子的。
他用三年时间,就赚了几十万两银子,确实是个经商的人才,不过这也不算稀奇,毕竟本质上就是搞人脉网嘛,盐商之类的都是靠这种模式赚钱的,动荡之时,更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你这买卖,以后可以交给你家里人去做,你还是把心思都放到如何做好历城知县上,朕给你三年时间,好好干出一番成绩来。朕甚至可以在此给你个承诺,若是你能用三年时间,把历城知县干出一番漂亮成绩来,朕到时特旨晋升你为济南知府1
知县升知府,正常情况下不可能的事情,顶多升个知州。
知县晋升,例升六部主事、都察院都事、都察院经历、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中书科中书、通政司经历、通政司知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散州知州、盐运司运副、外府通判。
不过实际上嘛,知县很难升京官,主要还是在地方系统里调动。 ↑返回顶部↑
且三年行走学习后,能授主事、知县者,也仅得三成左右,余下七成,就得从主簿、县丞,甚至是教谕,中书、司务、典簿等。
绍天朝开科取士录取的进士数量较多,虽然现在官缺多,但朱以海并不会随便就授给新科进士们知县、主事这些职务,都得先在部院或是省里藩臬先行走学习三年,然后按表现授职。
最优秀的三成左右,会授予部院主事、地方知县这样的七品职,但更多的则是要授八品甚至九品这样的官职,甚至有些可能会被直接淘汰,不能实授。
“臣愿外放一县,脚踏实地做些实事。”
这个回答让朱以海很是满意,而且他也看出这人确实是有能力的,所以道,“既然如此,那朕便授你为济南府历城县知县,正七品。”
历城县是济南府附郭知县,济南既是省城又是府城,还是县城,一城里有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知府、知县等同治一城,这样的知县其实是最考验能力的。
所谓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省城。
说白点,县令不好当,基层不好干,这省市驻地的基层官更不好当。
不过若是有能力,也容易出政绩,毕竟高官、市长眼皮底下,干的好都看的见。
授姚启圣历城知县,既是对他的赏识,也是对他的考验,特别是现在济南城刚经历战火,如今还是座空城呢,他得招抚百姓,恢复秩序等等。
“臣谢陛下恩赏。”
“你可愿意?”
“臣不胜荣幸感激。”
“可有信心做好这附郭省城的历城知县?”
“臣愿意一试。”
“既然你这么有信心,那朕便给你这个机会,你进献的这二十万两银子,朕收了。”
“便特拔给山东抚民赈济,恢复生产,给巡抚十万,布政使、按察使,还有三个分巡各一万,济南府给一万,章丘、历城两县,各一万。”
姚启圣献银二十万两,朱以海直接就拔了十八万两给山东各级衙门安民赈济,剩下两万,拔给御营。
朱以海安排好后,还特意跟两人闲聊了会,甚至问起姚启圣怎么用三年赚了二十万两银子。
结果他倒也没隐瞒,其实就是搞走私,他老家毕竟绍兴,现在那边工商兴盛又开海贸,所以这三年,他就从北边走私牛马南下,有时也贩人参过去,再从南边贩茶贩酒贩烟北上。
有时也贩盐。
都是暗里走私买卖,只要打点到位,这一船船的私货,利润惊人。
特别是人参、烟丝,暴利。
贩马也挺赚银子的。
他用三年时间,就赚了几十万两银子,确实是个经商的人才,不过这也不算稀奇,毕竟本质上就是搞人脉网嘛,盐商之类的都是靠这种模式赚钱的,动荡之时,更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你这买卖,以后可以交给你家里人去做,你还是把心思都放到如何做好历城知县上,朕给你三年时间,好好干出一番成绩来。朕甚至可以在此给你个承诺,若是你能用三年时间,把历城知县干出一番漂亮成绩来,朕到时特旨晋升你为济南知府1
知县升知府,正常情况下不可能的事情,顶多升个知州。
知县晋升,例升六部主事、都察院都事、都察院经历、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中书科中书、通政司经历、通政司知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散州知州、盐运司运副、外府通判。
不过实际上嘛,知县很难升京官,主要还是在地方系统里调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