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倒戈(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海时行命人锁起四门,纵兵肆意抢掠杀戮。
  他自己却在总兵衙门里剪辫子,更换上明朝衣冠,然后带着几员将领向南而拜,让人临时缝制日月旗帜,自称大明河北定州讨虏先锋提督总兵官。
  定州是直隶州,明盛时下辖三县,人口多达百万,定州城中名门望族二十余家,尽被乱军抢掠一空,被杀士绅豪强大贾三百余人。
  士兵们关城抢掠三天才封刀。
  人人抢掠无数,海时行让乱兵把一半抢掠缴获上缴,一半留下,人人高兴,也没有人再关心那几万两银子的事了。
  海时行让取了一万两银子,派了一队家丁轻骑携带着赶往石家庄,去拜见大明天津总督土国宝和直隶巡抚马国柱。
  他自己坐镇定州,又分兵去掠曲阳、唐县等地。
  ······
  石家庄。
  这在崇祯末年,都还仅是个小村庄,按县中户籍记录,当时庄中仅九十四户,三百零八口,却有着十五个姓,有三百多间房,却仅有两百四十一亩地。
  可以说,这确实是个极小的村子。
  但在清军入关后,这处本不起眼的小村子,却因为处于山西太原与河北正定之间重要的井陉要道上而变化,尤其是山西张鼎等义军撤入井陉一带,而土国宝也率军进入正定府后。
  清军一度对娘子关、旧关等关隘增兵,同时在东面的正定一带增兵,试图保证井陉这个重要的燕晋通道安全,同时围堵死山里的明军。
  不过土国宝张鼎等越剿反而越强,汇聚到太行山里的各种失败的义军越来越多,山里反而都是明军的天下。
  清军连获鹿、井陉、平山几县,也仅只能守着县城。
  为了保证正定府城的安全,于是清军在正定城隔河不远的石家庄立营屯兵,还修了驿站。当然,这个小村庄能够迅速的热闹起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走私。
  土国宝在太行打游击,还汇合了许多山西、河北的义军武装,依托太行险阻,在山里发展,如果仅靠山里自给自足肯定不行,但土国宝向来会捞钱,以前在各地带兵的时候,就喜欢搞点走私。
  到了太行山里,生存压力大增,自然还得依靠老办法。
  好在他能够从沧州一带运盐过来。
  于是乎,在他的用心经营下,山西、直隶两省官场,被他打通了许多关节,打通了一条从沧州南下德州一带,然后经冀州,过百尺口,经束鹿至获鹿石家庄一带,然后再进山的走私路线。
  石家庄这个小村子,就成了一个走私商品集散中心,无数盐、粮、甚至弹药器械、马匹在这里中转,进进出出。
  可不管是河对岸的正定府城,还是不远的获鹿县城,甚至就是这村子里驻的一营人马,都对此视而不见,甚至本身就是他们一起在暗里参与经营,获利极厚的。
  正是靠着这条走私线,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着山里的人马,甚至直接连通到太原、大同等地,无数盐粮银马在这条线上流动着,无数的官将也赚的盆满钵满。
  可为何现在出来个直隶巡抚马国柱出兵占了石家庄?
  因为天津总督土国宝势力已经很大了,山里容不下他们了,而且明军几乎全取河南山东,土国宝自然不甘寂寞,何况皇帝也特旨,让他出兵配合。
  所以土国宝便把早就在他包围下的获鹿、井陉、平山三座县城都给拿下了。
  石家庄也被一举拿下。
  而占领大名府的河南山东几镇人马,则也挥兵向北,攻打广平和巨鹿,向正定的土国宝而去呢。
  当然,土国宝对山西的张集以及正定的清朝官员、将领们也带了话,寒冬腊月天又下雪,我们进城避避风寒,买卖还可以照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