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欲与天公试比高(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来直到嘉靖十七年,兴献帝被追尊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并将兴献帝的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明武宗之上,改兴献王墓为显陵,大礼议事件至此以明世宗的胜利最终结束。
  嘉靖朝大礼议之争,本质上其实就是外藩入继大统后,没有根基的少年天子,争夺朝堂控制权的斗争,这场“大礼议之争”,既不关国家的存亡,又不关百姓的福祉,却争了十几年,甚至动摇了大明国本。
  根本原因就是君权的争夺,后来嘉靖真正亲政后,最终惨胜,也标志着他终于夺回了本就该属于他的皇权。
  外藩入继大统的少年嘉靖都能跟大臣争的头破血流,而如今这位中兴明主,又岂会在这种大事上退让?
  偏偏这位绍天帝之威,真如日月当空,威势无两,朝中又尽是天子心腹,所以有几个还会站出来争?
  争的当然也有,但他们的声音却根本传不出去,完全被掩盖住了。
  “不愧是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能说只识弯弓射大凋,这份霸气,当今天子确实当的起。”
  别看这位起兵才几年,皇帝还没当满五年。
  但是论皇权的掌控,论其专制,那估计就是朱元章都得说一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生可畏。
  至于大明其它十几位皇帝,宣德正德看了要流眼泪,嘉靖万历看了能羡慕的眼红,崇祯更是得羞愧的再上吊一次。
  他们哪一个,要是有朱以海一半的这种掌控度,也不至于说什么几十年不上朝,甚至连打了大胜仗,结果被文官说只砍了几个蒙古鞑子脑袋,更别说崇祯那样满朝文武都欺他骗他的情况了。
  四公子有些落寞,给这样的圣天子做臣子,其实是有些憋屈的。
  “哪天离京?”方以智问。
  “后天吧,一起?”
  “好,那就后天一起去青岛乘船。”大家突然没了聊下去的兴致,放下茶杯起身离开茶楼,各自离去。
  在那喧闹的街头,脚步甚至都有些沉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