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金殿宣战(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心情很好。
  看着这一群嫔妃、皇子公主们,朱以海觉得自己奋斗的动力更充足了。
  陈皇贵妃请安后带着妃嫔们去了交泰殿,一会勋戚大臣的母、妻诰命妇要入宫朝见,中宫缺位,便要由陈皇贵妃与阮贵妃代为接见。
  朱以海则去了养心殿的东暖阁,行开笔仪,给祖宗牌位行礼。
  这些礼仪完成后,朱以海回到寝宫,等待百官朝贺。
  “陛下,法驾卤簿已陈设于奉天殿和奉天门前,礼部官员在皇极门前广场也安设好了官员站位的品级山。”刘朝禀报。
  朱以海点头,忙碌一通,仍是午夜。
  这倒等于是守岁了。
  朱以海给刘朝递去一个红包,“来,朕赐你个压岁红包。”
  头发都花白的刘朝愣了一下,“这是朕的传统,收下。”
  年年朱以海都会给身边人发红包,也会给所有将士发贺岁赏,百官们也有,这是一笔挺大的开销,但都是由皇帝的内帑划拔,不动用国库一分银。
  年节发赏,既是恩赏,也是对官员将士的一点福利,虽然总有官员士绅认为现在将士的饷厚,可朱以海并不理会他们减饷的要求,当兵打仗,尤其是现在相当于重造大明,将士们功高劳苦,是绝不能疏忽的。
  况且朱以海可是全力打造一支武勋集团,他的基本盘本就是这些将士们,当然不可能忽视自己的核心力量。
  平时的饷银不可能减,逢年过节还得再另赏。
  虽然这样有可能走上宋朝冗兵冗费的老路,但朱以海现在御营数量控制在三四十万,并不算多,而且现在物价较贵,废两改元以后,有一定的通货膨胀,银元并没有以前那么值钱。
  提高和保证将士们的粮饷待遇,降低减轻农民的负担,这向来是朱以海的基本国策,他不会因为有人上书反对就会改变主意,这方面,朱以海倒是越来越显得独裁。
  但他并不在乎。
  你反对你的,我推行我的。
  历来雄主大帝,又有哪个不是见识超群,远见卓识之主,有哪个是被臣子们牵着走的?都得是有超前眼光,能够带领百官万民的才是雄主。
  刘朝收过红包,里面有皇家铸币局特制的纪念币压岁钱,也可以直接流通的,不过因为比较特殊流通少,这种钱还有收藏价值。
  红包里面有一个金币六个银币和八个铜钱,这在朱以海看来是合一路发的意思,不过刘朝明不明白他就不知道了。
  而宫里其它没品级的内侍等,获得的红包里面则是一个银元和六个小银角和八个铜元。
  皇帝内库充盈,赏赐起来自然也就大方。
  此举自然也是引的大家都很高兴。
  在宫里忙碌半天,天色将明,朱以海也吃了点早饭。
  刘朝禀报,说王公百官已经在午门外集合,由礼部官员引至奉天殿前立位等候了。
  奉天殿在明中期被烧毁后重建,后来改称皇极殿,不过在朱以海重返北京后,仍然恢复了其旧名奉天殿,连前面的宫门也仍恢复奉天门。
  自鸣钟响。
  钦天监官员也报时,礼部尚书张岱亲至乾清门。
  “启禀陛下,百官就位,请皇帝陛下赴奉天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