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九章: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众人等摇摇头说道。
  “我知道大家可能还是不信,大家登陆秋水先生的微.博吧,秋水先生刚刚发布了一首诗。看了这一首诗之后,我想,大家就知道了。”
  带着疑问,一众人等纷纷进入秋水的微.博。
  离骚。
  果然,秋水微.博的确是发布了一首新诗,这首新诗的名字叫做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刚看第一眼,一众粉丝有一些傻眼。
  大半粉丝都是吐血:“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怎么看不懂。”
  不过,哪怕看不懂,一众粉丝仍是感觉这一首诗无比的厉害。
  就像当初看天问一样,一股不明觉厉的感觉瞬间到来。
  而且哪怕看不懂,但只要读一读,便能够感觉到这一首诗里面充沛的无尽韵味。
  当然,如果离骚就是一首让大家看不懂的诗,那他就不配成为华夏最为浪漫的诗歌。
  有一些人看不懂,但对于有一些看得懂的人,当看到这一首诗之后,他们便如此前那位大喊的朋友一样,整个人都要沸腾起来。
  看着这一首诗,他们热血一下子上涌。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
  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为了让所有人都能看懂这首诗,孔书俊特别将离骚给翻译了出来。
  读着翻译出来的句子,一众粉丝内心无比的感慨,哪怕就是读这样的翻译出来的句子,都无比的有感觉呀。然后一众粉丝又对照着原来的诗,内心的崇拜之情又一次暴发。
  “啊啊啊,这首诗写得太美了。”
  “是呀,这是真正的楚辞吗?”
  “飘若惊鸿,婉若游龙,原来诗歌竟然可以达到如此境界。”
  如果说原来的《天问》是大气磅礴,那么现在的《离骚》则是将文字运用到了最高峰。
  看着这一首诗。
  他们想到了屈子。
  他们想到了被流放的屈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