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伊水安唱歌,匠录遇波折(2 / 3)
尽管大家没有发出伊水安的唱歌照片,但是同一时间,十几位国内一线写手公布“伊水安唱歌”的信息,还是给网络世界带来极大的冲击,伊水安的读者愕然之余,疯狂地索要原声和照片。
有位知名的编剧曾评价伊水安的粉丝是所有名人粉丝中,质量最高的一群,他们从来不搞恶意战斗,冲突也是有理有据的分辨,遇到胡搅蛮缠的对手,就立即退出,绝对不做无意义的争吵。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引以为精神领袖的伊水安就是这么淡然的一个人,现在精神领袖放歌,他们如何还能淡定下去。
……
和伊水安的读者同时失去淡定的,还有那些向柳敬亭发邀请函被婉拒的部门和单位。
“锐气太盛,风头太强,这样下去,以后眼里还能容得下哪个?”
江海某办公室,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浏览了柳敬亭的相关新闻后,脸色顿时阴沉下来,略作沉思之后,提起电话办公桌上的电话。
……
“是需要适当地压一压了,不过分寸要拿捏好,不要落下什么把柄。”
某相关部门的会议室,六个与会者正在讨论如何拟定对柳敬亭的一次“小惩”。
“说身上有伤,说手里杂事繁多,却有时间去参加什么首发中文网的年会,又有时间弄自己的年会,听说还让作家们一起唱歌欢闹,如此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再不治一治,怕以后不好管理。”
“年少成名,总要付出点代价才能更好地成长。”
……
愉快的年会结束之后,《匠录》编辑部重新投入工作,开始准备新年特刊,柳敬亭也终于把《神雕侠侣》的稿子发给大家传阅。
和往年不同,今年因为柳敬亭和徐晴的久别归来,新年特刊不再走“加量不加价”的路子,而是要为读者制作一期“精致、美好”的杂志,说起来,也算另外一种的加量不加价,但是这个量指的是质量。
实际上,柳敬亭的连载一旦登陆,质量问题哪里还需要担心?
因为在做十二月刊时,就已经同时在准备新年特刊,所以内容组建起来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新年刚过不久,也就是元月五日左右,初刊已经出炉,按流程整理送审,这边开始联系印刷。
让《匠录》众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审核的时间比以往略长,大家商量之下,想着新年刚过,可能审核量比较多,拖延几天也是正常。
然而,整整两周过去,上面也没有给出回复,这下大家就有些坐不住了,《匠录》作为一本极具代表性的刊物,本来就是有自己的绿色通道的,以往快则三天,最迟不超过一周就能拿到审裁结果,这次为什么拖那么久?
不得已之下,柳敬亭只好去电询问,那边回复说:“还在审核,请耐心等待。”
这样又过了三天,仍是音讯全无,计划的出刊时间不得不往后顺延,柳敬亭立即聚大家开会,一圈聊下来,才隐隐摸到缘由,最后还是要柳敬亭出面亲自走一趟审批的相关部门。
“以前人物杂志评选文艺圈最有权力的人,把我列到榜单里,现在大家应该知道,真正有权利的人并不是说话声音最大的那个,而是随时能让你说不出话的那个。”
……
一月即将走完,柳敬亭又一次出现在那栋大楼,接待他的是一个年轻干练的女孩,那女孩安排柳敬亭在一间小会议室等候,然后柳敬亭等候了一个小时,女孩再次出现,抱歉地说,今天领导工作太忙,明天又要出差……
柳敬亭没等女孩说完,就笑着说:“那打扰了。”然后快步离开大楼。
柳敬亭刚出了大楼大门,就发出了一条短信:“请问领导,我哪里出了错?”
自然没有回应,柳敬亭回到办公室,立即宣布放大家一天假,大家看到柳敬亭的表情,忧心忡忡。
第二天,包括柳敬亭在内,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办公室,整整一上午,没人聊天,大家除了要跟作者解释情况,更重要的是向读者说明原因。
柳敬亭犹豫再三,终究没有拨通宫缘和家的电话,他意识到这次事情的复杂性,只怕宫缘和也不一定有什么好办法,平添他人麻烦。
倒是宫承品主动打过来电话询问情况,柳敬亭若无其事地搪塞过去。 ↑返回顶部↑
有位知名的编剧曾评价伊水安的粉丝是所有名人粉丝中,质量最高的一群,他们从来不搞恶意战斗,冲突也是有理有据的分辨,遇到胡搅蛮缠的对手,就立即退出,绝对不做无意义的争吵。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引以为精神领袖的伊水安就是这么淡然的一个人,现在精神领袖放歌,他们如何还能淡定下去。
……
和伊水安的读者同时失去淡定的,还有那些向柳敬亭发邀请函被婉拒的部门和单位。
“锐气太盛,风头太强,这样下去,以后眼里还能容得下哪个?”
江海某办公室,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浏览了柳敬亭的相关新闻后,脸色顿时阴沉下来,略作沉思之后,提起电话办公桌上的电话。
……
“是需要适当地压一压了,不过分寸要拿捏好,不要落下什么把柄。”
某相关部门的会议室,六个与会者正在讨论如何拟定对柳敬亭的一次“小惩”。
“说身上有伤,说手里杂事繁多,却有时间去参加什么首发中文网的年会,又有时间弄自己的年会,听说还让作家们一起唱歌欢闹,如此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再不治一治,怕以后不好管理。”
“年少成名,总要付出点代价才能更好地成长。”
……
愉快的年会结束之后,《匠录》编辑部重新投入工作,开始准备新年特刊,柳敬亭也终于把《神雕侠侣》的稿子发给大家传阅。
和往年不同,今年因为柳敬亭和徐晴的久别归来,新年特刊不再走“加量不加价”的路子,而是要为读者制作一期“精致、美好”的杂志,说起来,也算另外一种的加量不加价,但是这个量指的是质量。
实际上,柳敬亭的连载一旦登陆,质量问题哪里还需要担心?
因为在做十二月刊时,就已经同时在准备新年特刊,所以内容组建起来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新年刚过不久,也就是元月五日左右,初刊已经出炉,按流程整理送审,这边开始联系印刷。
让《匠录》众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审核的时间比以往略长,大家商量之下,想着新年刚过,可能审核量比较多,拖延几天也是正常。
然而,整整两周过去,上面也没有给出回复,这下大家就有些坐不住了,《匠录》作为一本极具代表性的刊物,本来就是有自己的绿色通道的,以往快则三天,最迟不超过一周就能拿到审裁结果,这次为什么拖那么久?
不得已之下,柳敬亭只好去电询问,那边回复说:“还在审核,请耐心等待。”
这样又过了三天,仍是音讯全无,计划的出刊时间不得不往后顺延,柳敬亭立即聚大家开会,一圈聊下来,才隐隐摸到缘由,最后还是要柳敬亭出面亲自走一趟审批的相关部门。
“以前人物杂志评选文艺圈最有权力的人,把我列到榜单里,现在大家应该知道,真正有权利的人并不是说话声音最大的那个,而是随时能让你说不出话的那个。”
……
一月即将走完,柳敬亭又一次出现在那栋大楼,接待他的是一个年轻干练的女孩,那女孩安排柳敬亭在一间小会议室等候,然后柳敬亭等候了一个小时,女孩再次出现,抱歉地说,今天领导工作太忙,明天又要出差……
柳敬亭没等女孩说完,就笑着说:“那打扰了。”然后快步离开大楼。
柳敬亭刚出了大楼大门,就发出了一条短信:“请问领导,我哪里出了错?”
自然没有回应,柳敬亭回到办公室,立即宣布放大家一天假,大家看到柳敬亭的表情,忧心忡忡。
第二天,包括柳敬亭在内,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办公室,整整一上午,没人聊天,大家除了要跟作者解释情况,更重要的是向读者说明原因。
柳敬亭犹豫再三,终究没有拨通宫缘和家的电话,他意识到这次事情的复杂性,只怕宫缘和也不一定有什么好办法,平添他人麻烦。
倒是宫承品主动打过来电话询问情况,柳敬亭若无其事地搪塞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