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布局(1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战争中期,也就是在那个僵持阶段,其实秦、楚、齐,都已经不再考虑是否能够一举成为霸主,而是都渴望对方损失更惨重。
  换而言之,就是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只是一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争,就看谁损失一千,谁又损失八百。
  这一通比划下来,各国都损失惨重,局势也没有发生丝毫变化。
  楚国虽然得到徐州,但是楚国错失进攻江州的最佳时机,同时,国力损耗也不小,此次战争中,楚国用兵是最多的,还是地理决定一切,一旦各国开团,楚国的攻击点和被攻击点都是最多的,用兵肯定也是最多的。
  只因楚国实力雄厚,故此他能够抗住。
  而姬定是最不愿意见到这种大规模战争,故此他才成为此次战争的最大受益者。
  因为在此战过后,未来两三年,是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再打一场这种规模的战争。
  既然无法开团,但是纷争依旧存在,那就只能采取小规模的冲突。
  亦或者使用非战争的手段来削弱对方。
  而这都是姬定想要的。
  不但如此,这一战还帮他一举完成了全局布局。
  他的布局,就是寄望于大国在小国博弈,在小国制造动荡,然后他再火中取栗。
  就如同巴蜀地区。
  秦楚之争,彻底摧毁巴蜀政权,而在这政权更迭之间,将会有一个空窗期,而这就是姬定所期待的。
  他不敢,他也不能在大国乱搞。
  如他在卫国,在楚国,在魏国,那都是提出对国家很有帮助的建议,如此他才能够赢得君主的信任。
  然后他再利用大国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
  而此战过后,宋国、中山国、越地,都将是大国之间博弈的焦点。
  齐国肯定不会愿意让宋国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而同时苏秦又献上良策,你楚国弄我宋国,我就弄你越地。
  而中山国又处于齐、燕、赵之间,三国肯定会在中山国进行新的一轮博弈。
  这些地方本就是姬定计划中的关键棋子。
  如今布局已经成功,接下来就是采取行动。
  而在巴蜀,已经取得不错的成果。
  由于之前秦楚商定,双方一同从江州撤兵,应付中原大战,张仪赶紧调派两万精锐,前去帮助陈庄控制蜀地。
  有了这两万军队,陈庄终于控制住以成都为中心的平原地区,也就是盛产粮食的地方。
  但是此外许多地方的斗争依旧在继续,并且是愈演愈烈,因为在那山林之中,秦军就不占优势,围剿的成本太大了。
  但不围剿也是不行的。
  这秦国是兵农一体的,而秦国的策略是从本土移民到蜀地,一方面驻守蜀地,一方面耕种土地。
  但问题是这战争一直都在继续,秦人来到蜀地就没法去耕地。
  陈庄也察觉到这个问题所在,他渴望在寒冬到来之前,清除那些反对势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