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我支持,谁反对(7 / 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翟白道:“还是关于儒墨道刑名之争,如今各学派都认为濮阳的繁荣皆因自己的学派,而我知道,濮阳能有今日之繁荣,全凭周先生的才智,还望周先生能够为吾等解惑。”
  所有人的目光都锁定在姬定身上。
  他们这些读书人倒是不关心是否统一文字、量器,如今在濮阳,学派之争,已经达到白热化,各地大师级别的人物也纷纷来到濮阳,探讨濮阳繁荣的原因。
  饶是蔡夫人也是充满期待地看着姬定。
  姬定目光一扫,笑道:“我知道原因,但是我不能说。”
  翟白好奇道:“这是为何?”
  姬定笑道:“因为我若说出来,那可就不灵了。”
  “啊?”
  众人皆是一头雾水。
  姬定拱手道:“抱歉。”
  不能说?
  说出来就不灵了?
  这可真是太神了。
  这里面到底暗藏着什么玄机?
  众人开始冥思苦想起来。
  趁着他们愣神之际,姬定与蔡夫人火速开溜。
  来到门外,正准备上马车时,忽听后面传来一个声若洪钟的声音,“如偷鸡摸狗,奸淫掳掠之事,自是心虚不敢乱言,可是这造福于民,造福于国,焉有不敢说之理啊。”
  姬定回头看去,只见两个两个老者走了出来。
  正是白圭和孟子。
  “周济见过孟先生,白先生。”姬定赶紧行得一礼。
  白圭赶紧拱手回得一礼。
  孟子却是昂首问道:“你不敢说出其中原因,是否担心他国学了去,超越你们郑国。”
  白圭到底是一个商人,他还是有圆滑的一面,面对这些大官员,他还是显得非常谦卑,不愿多惹是非。
  但孟子一身正气,是与非分得很清楚,无愧于心,跟谁说话都是充满着底气。
  姬定笑道:“那倒不是,他们也学不去。”
  孟子问道:“既然不怕,那何不来说听听。”
  近一年孟子也都待在濮阳,也在研究濮阳因何繁荣,他可是非常反对墨家那一套,而且他也非常反对重利思想,但濮阳极为重利,人人交口言利,且墨家思想影响颇深,如今濮阳都开始施行薄葬,而不是厚葬,要知道厚葬是儒家所提倡的,而薄葬是墨家所提倡。
  但是商人重利,大多数商人都不愿意将钱浪费在葬礼上面。
  但如今郑国百姓比魏国百姓过得还要好。
  并且,孟子也不能否认,墨家在其中做出得贡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