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退而求其次(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关于秦国主动招降蜀君,姬定也不是没有想到这一招,毕竟这也是外交战场上的惯用手段。
  什么是外交,很简单,就是用最低成本去解决问题。
  招降蜀君,肯定是一种节省成本的做法。
  只不过姬定没有想到会来的这么快,因为目前蜀中还是秦军占据着绝对优势,整个成都平原都在秦军的控制中。
  新会只能给秦军带去一些烦恼,还谈不上什么致命威胁。
  而招降就意味着秦国也要付出许多代价,比如说再给予蜀侯权力,以及延缓将蜀地纳入秦国体制。
  姬定判断这招降的成本太高,秦国应该还会再观望一下,等到新会进一步壮大,秦国若没有办法解决,才有可能去招降,那么在这个时机,他应该可以全力以赴去变法,外部暂时不会有太多事。
  但这世上之事,往往都事与愿违啊!
  他这么想,可不代表别人也会这么想。
  此番大战,也令秦国损耗不少,秦国不愿意再增兵蜀地,那么张仪就认为,既然难以增兵,这蜀地的局势可能会变得更加严峻。
  到时再与蜀君谈判要更难,对方肯定会要价更高。
  要谈就早谈,不谈就要出兵速战速决。
  最终嬴驷还是选择招降蜀君。
  从这一点也不难看出,蜀地对于秦君、楚王而言,虽然很重要,但到底只是一个次要战场。
  都不愿意为此付出太大的代价。
  但是对于姬定而言,这蜀地可就是他的野区,是他的主战场,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故此姬定是马不停蹄,披星戴月,赶往青衣江地区(今乐山)。
  当他来到楚蜀边境时,正好遇上鲁伯友。
  姬定当即心中一凉,神情紧张地问道:“伯友?他怎在这?我不会来晚了一步吧!”
  当初他吩咐鲁伯友来管理楚国对于蜀君的支援,其中也包括他个人对新会的支援,这时鲁伯友突然出现在楚国境内,就很有可能是逃出来的。
  换而言之,蜀君极有可能已经臣服秦国。
  这可是姬定最不愿意见到的。
  “先生!”鲁伯友见到姬定,是喜出望外,上前来,一脸庆幸道:“哎呦!可算是遇到了先生,我就怕先生你不走这条路。”
  姬定听得是莫名其妙,道:“什么意思?”
  鲁伯友忙解释道:“那蜀君可能已经臣服秦国,先生若去,只怕会遇到危险。”
  “什么?”
  姬定面色一惊,旋即又好奇道:“这臣服就臣服,没有臣服就没有臣服,你这可能是什么意思?”
  对于他而言,只要蜀君未有下定决心,那他就还是有机会的。
  鲁伯友立刻将蜀中的情况告知姬定。
  原来此番秦国也是做出重大的让步,而且不仅仅是司马错一人前来,还有苴国、巴国大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