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火中取栗(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姬定在这里退一步,显然更令人信服。
  我没有给你带来好处,我也不要求你们缴更多的税。
  其实就经济角度来看,那些远离河道的地区,也没法缴纳太多农税,毕竟运输成本太高了。
  粮食运到楚都去,可能路上就吃完了。
  但也由此可见,楚国内部其实是一盘散沙,大家都是各自为政,各谋私利,反正能捞一点是一点。
  楚威王为什么能够南征北战,就是因为他跟昭氏、景氏、屈氏的关系非常紧密。
  姬定走得其实也是这一条线,选择跟这些大贵族合作。
  屈易为认为姬定这个说法,也非常合情合理,不是针对他们贵族,他也支持姬定这么干。
  与姬定商议之后,屈易为、司马昭鱼又与朝中的那些大贵族交涉,如果大家都能随意截断河道,那对大家都不利。
  河道必须归国家控制。
  国家不就是他们这些大贵族组成的么,等于还是控制在大家手里,只不过是公与私的区别。
  这些大贵族也表示支持。
  在商定之后,屈易为就选择几个刺头,然后下达政令,要在这些刺头所在封邑的上游修建堤坝,亦或者挖掘新得河道。
  这几道政令一下,那些刺头顿时就焉了,赶紧道歉认错。
  这堤坝一筑,河道一改,别说趁火打劫,可能就连地都没法种了。
  关键还有传言说,如果有洪水,就往他们封邑冲。
  这是要命啊!
  经此一事之后,各地的贵族也明白,姬定可不是孤军奋战,也不是仗着楚威王的信任,狐假虎威,而是真的有许多大贵族是支持他的。
  这是与吴起变法最大的不同。
  那么反对新法,可就得掂量掂量。
  另外,姬定对于许多地方,又是采取怀柔政策,若不在发展圈内的封邑,那就先不管,他们也可以暂时不执行大小法。
  就还是你情我愿。
  其实在圈内的也可以拒绝,但是谁也不傻,这要拒绝的话,就是把钱往外面推啊!
  而事到如今,楚威王也全然知晓,不过楚威王也没有声张,他只是单独召见姬定。
  “唉...原来这里面还发生了这么多事啊!”楚威王叹道。
  姬定道:“这都是在臣的预计之内,变法不可能一帆风顺,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麻烦的。”
  楚威王问道:“可是寡人已经下令全国变法,你也不必太迁就他们。”
  对于姬定默许那些人不接受大小法,他认为是自己没有给姬定足够的支持。
  有些时候,还是可以动用强权的。
  不能一味的迁就他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