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老陈不糊涂(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奈,没有任何发言权的乾隆跟木头人似的被老富安排回永寿宫静候佳音。
  他的亲儿子嘉庆皇帝则前往城门为出征将士送行,并发表“最后关头”的讲话。
  强调大清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唯有官兵人等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
  据海康说现场气氛很好,很热烈,皇上的讲话极大提高了出征将士的信心,此次出征有望大获全胜,斩断鬼子六伸手京师的黑手,再造乾坤。
  “如此最好。”
  乾隆点了点头,没有理会宫外隐约传来的八旗妇孺哭泣声,而是让海康将十五阿哥永琰召进宫来。
  自从主动退位并传位给十二阿哥后,乾隆的待遇节节提高,不仅可以有在永寿宫周围自由活动的权利,还可以接见一些老臣。
  当然,必须向军机处报备。
  考虑到太上皇毕竟上了年纪,精力不如从前,老富规定上皇两天才能见一次老臣,原则上不要超过一人。
  可以见臣子,当然就能见儿子。
  十五阿哥永琰在乾隆退位后,被其哥哥嘉庆皇上册封为惠亲王。
  对于唯一的弟弟,永璂无疑是非常关心,也非常疼爱的。
  为此,第一次同富爸爸争执。
  原因是富爸爸不同意册封永琰为亲王,只同意封其为多罗贝勒。
  永璂不知道他亲阿玛曾在正大光明匾额下放过一只盒子,盒子里的储君就是永琰,所以他富爸爸担心日后会生事端,遂坚决不同意封永琰为亲王。
  但架不住永璂心疼这个同他一样没了母亲的幼弟,只得勉强同意下来。
  毕竟,大清终将是六皇帝的。
  已经十七岁的永琰个子长得很高了,这几年京中不断变化的风云让这位最小皇子脸上的稚嫩之色早已脱去。
  如果说一开始他还窥伺皇位的心思,这会是真的什么也不想了。
  因为他皇阿玛都搞不定的事,他能搞定?
  被封亲王之后也一直在府中深居,以致于要不是太上皇时不时的召见这位亲王,很多王公大臣都快忘了皇上还有这么个小儿子。
  永琰过来的时候,惇太妃正在陪太上皇在花园散步,可能是最近伙食改善的原因,惇太妃的身材明显有些发福,小肚子比之前显福。
  “琰儿来了啊,”
  听到皇阿玛的招呼声,永琰赶紧上前行礼。
  “你去吧,朕与琰儿走走。”
  乾隆示意汪妃不必伺候,上前拉着小儿子的手在御花园继续散步。途中不时停留考问小儿子的功课。
  永琰一一回答,听得乾隆很是满意,欣慰的看着长成大小伙子的小儿子,内心却是此痛不已。
  因为,这才是他钟意的继承人,而不是那拉那个贱女人生的永璂。
  “阿玛,”
  永琰突然欲言又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