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山村人家 第36节(3 / 4)
“这房子怎么跟人一样,也老啦?”她缓缓朝住了一辈子的老屋走去。这曾让她魂牵梦萦的地方,此刻显得这么的破败和凋敝。明明她才离开了不到一年,过去如此熟悉的小院,怎么竟让人感到陌生?
“我一个多月前才回来铲了草的,怎么又长了这么多?”罗玉华嘀咕着,拿钥匙开了门,几个人走进去,就见院子里铺的地砖生了青苔,砖缝里也长了些草。罗玉华寻了把镰刀去割院里的草,佳慧则找了扫帚,四处打扫新结的蛛网。
正在忙碌,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原来是隔壁张婶子见门开了,跑过来看到底什么情况。看到外婆,她惊喜地“哎呦”了一声,说:“李大姑,您回来啦?怪不得我远远看到这边有人,我还以为又是玉强媳妇带人回来看房子呢……”
外婆脸上堆叠起笑容,跟张婶打招呼:“他婶儿,感谢你留心!这边老屋大半年没有人,得亏你住得近,时常帮忙看着。”
“隔壁两边,相互照应那不是应该的?”张婶儿忙谦逊,又问:“怎么?不在佳慧那儿住了?准备回来的?”
佳慧忙说:“我跟外婆回来看看就走。昨天老弟结婚,我们专门来参加婚礼的。张婶,以后有什么事,还是得麻烦您给我打电话哈……”
去年接外婆时,她就跟隔壁张婶相互留了电话,一来要请她看顾那几间老房,免得人搞破坏;二来村里有什么事也能及时得到消息,比如给外婆交新农合医保费就是托她帮的忙。这会儿佳慧边跟她闲聊,边打开后备厢,把带给张婶的礼盒拿了出来。张婶自然是百般推辞,最后才很不过意地收下,又热情邀请他们去家里吃午饭,“好容易回来一趟,住两天再走,我这就回家做饭去!”
几个人忙推辞,都说“哪天有时间了再说,等会儿回县城还有事”。等张婶子走后,外婆道:“佳慧,别忙了,我们去后面林子里看了你外公就走。”
三个人提着祭拜的东西,顺着屋旁小路去了后林。外公的坟墓周围倒还干净,没长多少杂草,墓旁还插着五颜六色的清明吊子,外婆知道这是子女们清明都回来看望过,心里才好受些。她给死了的丈夫点了柱香,烧了些火纸,罗玉华又在旁边摆上些果品。几个人守在旁边,看着火星子熄了,佳慧和她妈才先去前面小院收拾屋子去了,——好容易回来一趟,当然要把院里院外的杂草铲一下,不然下次回来草结了根,就更难收拾了。
寂寂的后林里,外婆独自蹲在墓前,看着那一堆灰烬,小声念叨:“老头啊,我心里不好过。也不能跟别人说,只好朝你倒苦水。我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互敬互爱,都巴望对方过得好,怎么咱家的孩子连一套烂房子都提防着,都生怕对方得了好处?说来说去,老头子,这还是怪我们自己。是我们教得不好,当父母的不会教孩子,老了受罪啊……”
“只是我怎么都想不明白,有点好的都省给了他们,他怎么就一点都不领情呢……”老太太颤微微地站起来,脸上布满泪痕。
第64章 下大雨
从老家回来后, 佳慧和外婆又在沙河县住了几天。期间正好赶上外婆的阴历生日,罗玉华特地接她们去家里玩了一天。除了陈萍说她工作忙, 罗玉强和新婚的小夫妻都去吃了饭。罗子逸还不知道他爹妈想卖老宅的事,其他人也没有当他的面提起这茬,大家明面上一团和气,为外婆庆祝了生日。
第二天,罗子逸和卢双玉又邀她们到新房里去玩。新居是电梯房,住十七楼,外婆从电梯里出来时,害怕得腿脚都是虚的。罗子逸搀着她安慰道:“奶奶你放心大步地走,没事, 这房子钢筋水泥做的,牢固得很!”
外婆坐在沙发上,还是很担心。阳台上有点风吹过, 她都觉得屋子在晃动。直到一个多小时后, 她吃了两口水果,喝了点茶, 确信房子不会有问题,这才安下心来,站起身四处走动, 参观起各个房间来。
外婆见新房子处处装得富丽堂皇的,非常满意, 亦且心疼,因为翻过年家里就要添个孩子了,小人儿家家的难免要在新床单上屙屎屙尿, 再大一点又会在墙上涂涂画画,总之这么漂亮的新房子, 再过两三年就会堆满孩子的东西,再也不会有这么整洁漂亮的时候了。
她坐在沙发上拉着双玉的手,反复叮嘱她孕期要注意的情况。后来佳慧想到卢双玉母亲走得早,小年轻们未必考虑得周到,干脆给他们列了张购物清单,从尿布奶瓶到新生儿的衣物以及新生妈妈要看哪些书一应都有。卢双玉自然非常开心,中午几人出去吃饭,她亲热地挽着佳慧的胳膊,两人去挑了些单子上的东西,佳慧抢着出了钱。卢双玉则给外婆买了双鞋,还给七宝挑了一套衣服。
几天后佳慧开着车踏上归途,沿路就见好多水田已经插上了青青的秧苗,旁边还有没收割的小麦黄熟成一片。春收春种已经开始了,想到自家那几块小麦田,佳慧回家的心情迫切了起来。
出发的头天晚上,外婆睡足了觉,第二天早饭又特意吃得清淡,还提前用了晕车药和晕车贴,因此回去路上竟比以往都好受些。但是回到家后,佳慧还是让她立刻上床休息,又给她用毛巾热敷,外婆睡了一小觉后,醒来便觉得清爽了。
天色已晚,屋里一片黑,她正要起床,就见门口出现两个小小身影,蹑手蹑脚朝床前走来。外婆忍不住笑了,轻声说:“都放学啦?”
两个孩子顿时小声欢呼着扑到床前,苗苗依旧用气声说:“小太太,你醒啦?”七宝则撅起嘴巴撒娇:“小太太,你和妈妈去了那么久,我都想你们了!”
外婆听了这话,一颗老心都融化了,忙说:“我也想我的乖宝,也想我的苗老师呢。”
“小太太,你好点了吗?”苗苗用小手摸摸外婆的脸,说:“大太太不让我们进来看你,说你需要休息。”
“我好多了,正准备起床呢。”外婆说。
这时佳慧也进来了,看到两个孩子又在房里,便说:“不是说了让小太太多睡一会儿吗?怎么又跑进来吵她?”
“是小太太自己醒的,”七宝分辩道:“我们没有吵。我们很轻很轻地走进来的。”
“可别冤枉孩子,”外婆也忙为她的乖宝们辩解,“我醒了有一会儿了,这就起床的。”
佳慧把外婆扶起来,问:“头还疼得厉害么?疼的话你就再躺会儿,我把晚饭端进来吃。”
“又不是不能动,哪里就要端到床上吃?”外婆说:“我这一趟坐车,好像格外轻省似的。”
“那就是您坐车坐少了,”佳慧笑道:“多坐几回,把这晕车的毛病克服了,以后我带您和奶奶去外面游山玩水去!” ↑返回顶部↑
“我一个多月前才回来铲了草的,怎么又长了这么多?”罗玉华嘀咕着,拿钥匙开了门,几个人走进去,就见院子里铺的地砖生了青苔,砖缝里也长了些草。罗玉华寻了把镰刀去割院里的草,佳慧则找了扫帚,四处打扫新结的蛛网。
正在忙碌,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原来是隔壁张婶子见门开了,跑过来看到底什么情况。看到外婆,她惊喜地“哎呦”了一声,说:“李大姑,您回来啦?怪不得我远远看到这边有人,我还以为又是玉强媳妇带人回来看房子呢……”
外婆脸上堆叠起笑容,跟张婶打招呼:“他婶儿,感谢你留心!这边老屋大半年没有人,得亏你住得近,时常帮忙看着。”
“隔壁两边,相互照应那不是应该的?”张婶儿忙谦逊,又问:“怎么?不在佳慧那儿住了?准备回来的?”
佳慧忙说:“我跟外婆回来看看就走。昨天老弟结婚,我们专门来参加婚礼的。张婶,以后有什么事,还是得麻烦您给我打电话哈……”
去年接外婆时,她就跟隔壁张婶相互留了电话,一来要请她看顾那几间老房,免得人搞破坏;二来村里有什么事也能及时得到消息,比如给外婆交新农合医保费就是托她帮的忙。这会儿佳慧边跟她闲聊,边打开后备厢,把带给张婶的礼盒拿了出来。张婶自然是百般推辞,最后才很不过意地收下,又热情邀请他们去家里吃午饭,“好容易回来一趟,住两天再走,我这就回家做饭去!”
几个人忙推辞,都说“哪天有时间了再说,等会儿回县城还有事”。等张婶子走后,外婆道:“佳慧,别忙了,我们去后面林子里看了你外公就走。”
三个人提着祭拜的东西,顺着屋旁小路去了后林。外公的坟墓周围倒还干净,没长多少杂草,墓旁还插着五颜六色的清明吊子,外婆知道这是子女们清明都回来看望过,心里才好受些。她给死了的丈夫点了柱香,烧了些火纸,罗玉华又在旁边摆上些果品。几个人守在旁边,看着火星子熄了,佳慧和她妈才先去前面小院收拾屋子去了,——好容易回来一趟,当然要把院里院外的杂草铲一下,不然下次回来草结了根,就更难收拾了。
寂寂的后林里,外婆独自蹲在墓前,看着那一堆灰烬,小声念叨:“老头啊,我心里不好过。也不能跟别人说,只好朝你倒苦水。我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互敬互爱,都巴望对方过得好,怎么咱家的孩子连一套烂房子都提防着,都生怕对方得了好处?说来说去,老头子,这还是怪我们自己。是我们教得不好,当父母的不会教孩子,老了受罪啊……”
“只是我怎么都想不明白,有点好的都省给了他们,他怎么就一点都不领情呢……”老太太颤微微地站起来,脸上布满泪痕。
第64章 下大雨
从老家回来后, 佳慧和外婆又在沙河县住了几天。期间正好赶上外婆的阴历生日,罗玉华特地接她们去家里玩了一天。除了陈萍说她工作忙, 罗玉强和新婚的小夫妻都去吃了饭。罗子逸还不知道他爹妈想卖老宅的事,其他人也没有当他的面提起这茬,大家明面上一团和气,为外婆庆祝了生日。
第二天,罗子逸和卢双玉又邀她们到新房里去玩。新居是电梯房,住十七楼,外婆从电梯里出来时,害怕得腿脚都是虚的。罗子逸搀着她安慰道:“奶奶你放心大步地走,没事, 这房子钢筋水泥做的,牢固得很!”
外婆坐在沙发上,还是很担心。阳台上有点风吹过, 她都觉得屋子在晃动。直到一个多小时后, 她吃了两口水果,喝了点茶, 确信房子不会有问题,这才安下心来,站起身四处走动, 参观起各个房间来。
外婆见新房子处处装得富丽堂皇的,非常满意, 亦且心疼,因为翻过年家里就要添个孩子了,小人儿家家的难免要在新床单上屙屎屙尿, 再大一点又会在墙上涂涂画画,总之这么漂亮的新房子, 再过两三年就会堆满孩子的东西,再也不会有这么整洁漂亮的时候了。
她坐在沙发上拉着双玉的手,反复叮嘱她孕期要注意的情况。后来佳慧想到卢双玉母亲走得早,小年轻们未必考虑得周到,干脆给他们列了张购物清单,从尿布奶瓶到新生儿的衣物以及新生妈妈要看哪些书一应都有。卢双玉自然非常开心,中午几人出去吃饭,她亲热地挽着佳慧的胳膊,两人去挑了些单子上的东西,佳慧抢着出了钱。卢双玉则给外婆买了双鞋,还给七宝挑了一套衣服。
几天后佳慧开着车踏上归途,沿路就见好多水田已经插上了青青的秧苗,旁边还有没收割的小麦黄熟成一片。春收春种已经开始了,想到自家那几块小麦田,佳慧回家的心情迫切了起来。
出发的头天晚上,外婆睡足了觉,第二天早饭又特意吃得清淡,还提前用了晕车药和晕车贴,因此回去路上竟比以往都好受些。但是回到家后,佳慧还是让她立刻上床休息,又给她用毛巾热敷,外婆睡了一小觉后,醒来便觉得清爽了。
天色已晚,屋里一片黑,她正要起床,就见门口出现两个小小身影,蹑手蹑脚朝床前走来。外婆忍不住笑了,轻声说:“都放学啦?”
两个孩子顿时小声欢呼着扑到床前,苗苗依旧用气声说:“小太太,你醒啦?”七宝则撅起嘴巴撒娇:“小太太,你和妈妈去了那么久,我都想你们了!”
外婆听了这话,一颗老心都融化了,忙说:“我也想我的乖宝,也想我的苗老师呢。”
“小太太,你好点了吗?”苗苗用小手摸摸外婆的脸,说:“大太太不让我们进来看你,说你需要休息。”
“我好多了,正准备起床呢。”外婆说。
这时佳慧也进来了,看到两个孩子又在房里,便说:“不是说了让小太太多睡一会儿吗?怎么又跑进来吵她?”
“是小太太自己醒的,”七宝分辩道:“我们没有吵。我们很轻很轻地走进来的。”
“可别冤枉孩子,”外婆也忙为她的乖宝们辩解,“我醒了有一会儿了,这就起床的。”
佳慧把外婆扶起来,问:“头还疼得厉害么?疼的话你就再躺会儿,我把晚饭端进来吃。”
“又不是不能动,哪里就要端到床上吃?”外婆说:“我这一趟坐车,好像格外轻省似的。”
“那就是您坐车坐少了,”佳慧笑道:“多坐几回,把这晕车的毛病克服了,以后我带您和奶奶去外面游山玩水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