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西北的发展与现状 下(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华兴集团分为国内和海外两大块,每年创造的财富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也一点都不过分。
  在很多行业中华兴集团是处于垄断地位的。华兴集团的制造业涵盖的范围之广无人可及,医药制造业因为有了青霉素等药品,在国内外都是行业中的领头羊;其他例如钢铁制造业,汽车轮船制造业,电子科技制造业,军工科研制造业,民用电器制造业等等;每个领域几乎都有华兴集团的影子,称其为商业托拉斯毫不为过。
  华兴集团海外分部每年的盈利几乎就是00多亿美元,养活了无数美国家庭;这也为什么是美国政府对华兴集团大开绿灯处处维护的主要原因。说句不好听的话,张玲在美国打个喷嚏就能引发金融海啸,可想而知华兴集团对美国社会的行行业业渗透的有多么深入了。
  海外公司不断的将资金和资源运输回国内支持西北的建设;西北80%以上的工商业体系都靠华兴集团来支撑,其余的不过都是由一群民营资本家组成,他们要做的就是围绕在这颗参天大树旁边添砖加瓦。
  工商业繁荣了对货币流通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好在华宇未雨绸缪,早在刚刚发展之初就建立了自己的银行。
  华夏银行在总经理叶文斌的管理下蒸蒸日上。
  西北的货币都由华夏银行发行的,华宇命名为华夏币(说实话这丫的起名字一点天赋都没有)。有一元面值的银元,有一毛,两毛,五毛的铜币,基本上一个银元要略高于一个大洋的购买力;当然为了方便大金额的交易,华夏银行还发行了10元,0元,50元和100元的纸币。
  干多了伪造其他国家货币的事情,华宇是却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他货币的设计可谓费尽心思。精美的图案,特制的纸张,多重水印等等防伪手段让别人根本无法仿造。
  原则上华夏银行发行的货币只能在华宇的辖地内流通,可是毕竟西北还是属于中国;随着西北在国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国内百姓开始对南京政府发行的货币渐渐不感兴趣,越来越多的西北货币流向了全国各地。很多地方的商人都是以华夏币为结算标准进行贸易的。
  华夏币的流通让南京政府的财政收入受到巨大的打击,使得原本就不怎么样的财政状况每况愈下。如此下去南京政府离破产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蒋委员长幸亏没有头发,当然就算是有估计也差不多愁的快掉光了。
  短短几句话已经不能形容西北如今的现状了;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就是西北最好的写照。
  将来的世界会因华夏而改变,华夏却将因西北而崛起。(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