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赠剑暗夜指前路琢玉深心付谁言(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沉墨舟微微颔首,声音温和却保持距离:“吴同学。”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极短的一瞬。
  顾兰因也转身笑着点头。
  为掩饰那丝不易察觉的局促,吴灼的目光扫过身旁旧书桌,指尖无意识地拂过书脊,拿起一本装帧朴素的册子——《新思潮》。
  她原本只想随手翻翻,然而,当粗糙的纸页展开,里面密集而锐利的文字却猛地撞入她的眼帘: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推动事物发展……”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者是历史的主人……”
  “……阶级压迫是万恶之源,只有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剥削制度,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这些拗口而陌生的词汇,组合成一种她从未接触过的、冰冷坚硬却又蕴含巨大冲击力的逻辑体系!它们像一把沉重的钥匙,猛地撬动了她那被痛苦、迷茫和绝望层层冰封的心门!
  所有纠缠在她心头的不解和困惑,仿佛突然被一道强光照射,显露出令人心惊的脉络和根源!
  她的呼吸微微一滞,全部心神瞬间被攫住,指尖无意识地收紧,捏皱了书页的一角。
  就在这时,沉墨舟温和的声音响起,他自然地走近一步,目光落在她手中的书页上:“吴同学是对这类哲学思辨感兴趣?”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道精准的电流。吴灼微微一怔,抬起眼帘。
  四目相对的刹那,一种奇异的场域悄然形成。周遭的空气仿佛变得粘稠而清晰,将两人包裹其中。光线透过窗棂,在他金丝眼镜的镜片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他站得并不近,保持着合宜距离,但他的存在感却以一种不容忽视的方式笼罩着她。
  吴灼感到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的声音,他此刻专注的神情,让她不由自主地闪回——??圣诞夜他沉稳的引领,废墟旁他坚实的怀抱…更清晰地,是天文台上那些只有他们两人的夜晚,他低沉的声音在静谧中流淌,为她讲解星轨、密码、乃至人心…那份专注与此刻如出一辙。
  “这并非简单的思潮,”他开始了讲解,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一个词都仿佛经过精心斟酌,带着一种将她重新拉回那个私密授课空间的魔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根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它试图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无产阶级??为何是、以及如何成为旧制度的掘墓人与新世界的创造者。”
  他的讲解??直指核心,触及本质??,语气中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布道般的深沉力量。
  “譬如这‘物质’与‘运动’,”他目光更深邃了些,仿佛又回到了天文台,只对着她一人授课,“它宣告了上帝与一切永恒不变的‘本质’的死亡。万物皆流变,皆在矛盾中运动发展。??人,并非先验的存在,而是在具体的历史关系、特别是阶级与生产关系中,不断被塑造,同时也塑造自身与世界。??” 他的话触及了人的境况本身,却用了更宏大、更革命性的框架。
  他谈到“异化”,谈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劳动如何与其创造物分离,如何反过来压迫自身,使人背离其自由自觉的类本质。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对劳动者处境的深刻剖析与同情。
  “…故而,??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并非简单的政权更迭,而是??人重新占有自己本质力量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后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他微微停顿了一下,目光从书页上抬起,??深深地望入她眼中??,那眼神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到了只有他们两人的天文台,“…这过程必然伴随对旧有阶级结构的彻底否定,包括否定其中被异化的自我。这是一个…需要巨大勇气与清醒认知的、凤凰涅槃般的历程。”
  他完全沉浸在了这思想的对谈中,不自觉地越讲越深,越讲越具体,仿佛眼前只有她一个学生,而这里就是他们的天文台。
  就在他话语稍顿的间隙,她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里带着一种被思想激发的急切,也带着一丝仿佛回到天文台提问时的专注:
  “先生…若按此说,这‘否定’与‘飞跃’,对于出身并非…并非??无产阶级??的人而言,是否意味着一种更痛苦、更彻底的…自我瓦解与背叛?甚至…需要亲手砸碎自己出身阶级所赋予的一切,包括…部分的情感与认同?”她的问题直指存在层面的阶级背叛与自我重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那是对自身阶级出身、对家族、对过往认知最深刻的质疑与痛苦。
  她问完,才惊觉问题的深度与逾越,脸颊微热,眼神却依旧紧紧望着他,如同在天文台等待他解答一道难解的星图。
  沉墨舟的目光因为她这个??触及阶级本质与个人存在??的提问而??骤然亮起??。他看到她眼中那不只是求知,更是对自身存在进行哲学与阶级双重拷问的亮光。他沉默了片刻,那沉默充满了思想的重量与一种深切的理解。
  “问得极其深刻,直指核心。”他缓缓开口,声音比方才更加低沉,带着一种思想上的激赏与近乎温柔的引导,“??确是如此。真正的阶级觉醒,对于非无产阶级出身者,往往伴随更剧烈的痛苦与更决绝的断裂。?? 这如同一次灵魂层面的‘弑父’,不仅要否定外部的压迫结构,更要亲手斩断内化于心的、与旧阶级的情感脐带与价值认同。这‘背叛’,实则是…对更广大被压迫阶级的忠诚,是对人类更高正义的皈依。”
  他的回应没有停留在安慰,而是肯定了这种哲学与阶级层面的“断裂”的必要性与艰巨性,并赋予了它崇高的意义。
  吴灼被这直接而深刻的回应震撼了。她下意识地追问,仿佛完全回到了天文台那种忘我的求知状态:“那…这是否意味着,个人情感的痛苦与失落,在这宏大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面前,必须被…搁置,乃至牺牲?”
  这个问题让沉墨舟真正地动容了。他看着她,仿佛看到了那个在天文台上孜孜不倦追问终极问题的女孩。金丝眼镜后的眸光锐利而明亮,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非为牺牲,而是升华。??”他的回答沉重而充满力量,“??马克思主义??从未否定个体的情感与价值,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进程中去理解与实现。个人的痛苦若能与阶级的命运相连,便不再是孤立的苦难,而汇入了追求普遍解放的洪流,从而获得了超越个体意义的…永恒性。”他引用了《共产党宣言》的结语,“??‘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新世界,也包含了所有个体情感与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新土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