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 / 3)
旅者经常能拼凑出一段异世界故事,在回基地后讲给没啥见识的基地居民听。
以上这些描述本身没什么问题,确实体现了旅者与基地在面对时空漏洞时最大的不同。
也是很多旅者之所以选择成为旅者,并在这个职业上坚持多年的最初动力。
但必须提醒,旅者是一个准入门槛和危险度都很高,而生活舒适度很低的职业。
与适合自己长时间观察并收获小惊喜的时空漏洞相遇只是偶然事件。
多数时候,旅者面对的是孤独、变异动植物的攻击、不适合靠近的危险时空漏洞、可以靠近但并不显示异世界画面的一二级时空漏洞。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孤独。
哪怕高等级精神力者可以制造出较大的精神力储物空间随身携带大量物资,也可以与其他旅者组队,但只要待在野外,精神就很难彻底放松,也没多少娱乐。
队友那几张老脸很快就会看腻,且共同近距离生活久了,难免会产生大大小小的矛盾。
远离基地后,网络很差,发点文字信息对方也许几小时甚至几天后才能收到。
这一切很容易让人感觉,天地之间没剩几个人,世界真的快完蛋了。
尤其当路过五级时空漏洞残骸时,那种看不到希望的孤独感会越发浓郁。
所以旅者在学习阶段,会被反复提醒注意保护心理健康。
正式成为旅者后,每一次进入基地时还得接受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不合格的,物品限购,强制让旅者短时间内不能再离开基地太久、太远。
旅者职业对精神力等级的硬性要求是不低于三级。
而三四五级的精神力者,只要学习能力不是太拉垮,想在基地内从事轻松的、有趣的、忙碌的、重要的、核心的等各种类型工作,都有很多机会。
去当旅者,就意味着放弃了这一切。
进行职业选择时,虽然不用像面对时空漏洞时那般再三谨慎,一个职业做一阵子不顺心了也还能换,但旅者的前期学习成本很大。
关键是,很多野外生存的专业知识在基地内工作用不上,包括野外应对时空漏洞的思路与基地内的这一套体系都不兼容。
所以,如果千辛万苦考旅者证成功,干了一两个月就不想干了,想改成在基地内工作,那前期的辛苦可不太能回本。
比较起来,基地内不少工作的培训课程有较高的重叠率,在这些工作之间换来换去,每次需要重新学的东西不会太多,也几乎不需要更改思维模式,性价比更高。
哪怕世界快毁灭了,职业规划建议也不要太随便。
毕竟,如果运气好,也许还能再活三五十年,所以工作还是挑份让自己舒心的比较好。
说回到旅者本身。
高等级精神力旅者,尤其前面提到的自由型五级精神力者,其精神力储物空间里装的东西应该比很多基地居民家里的东西更多。
如果这些旅者愿意的话,他们可以比较轻松地,大概花几个小时吧,在野外布置出一个很舒适的家。
但实际上,为了保证机动性,绝大多数旅者需要休息时顶多只会拿出个帐篷,放一只厚实些的睡袋,凑合着躺一会儿,很难有闲心给自己布置屋子。
只有极少数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定为“精致生活”的旅者,在新手期可能会尽量将野外生活过得与在基地内差不多。
但即使是这类兴趣的旅者,等新手期一过,也不会再折腾房屋,顶多就是衣服上多些装饰、发型经常换一换。 ↑返回顶部↑
以上这些描述本身没什么问题,确实体现了旅者与基地在面对时空漏洞时最大的不同。
也是很多旅者之所以选择成为旅者,并在这个职业上坚持多年的最初动力。
但必须提醒,旅者是一个准入门槛和危险度都很高,而生活舒适度很低的职业。
与适合自己长时间观察并收获小惊喜的时空漏洞相遇只是偶然事件。
多数时候,旅者面对的是孤独、变异动植物的攻击、不适合靠近的危险时空漏洞、可以靠近但并不显示异世界画面的一二级时空漏洞。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孤独。
哪怕高等级精神力者可以制造出较大的精神力储物空间随身携带大量物资,也可以与其他旅者组队,但只要待在野外,精神就很难彻底放松,也没多少娱乐。
队友那几张老脸很快就会看腻,且共同近距离生活久了,难免会产生大大小小的矛盾。
远离基地后,网络很差,发点文字信息对方也许几小时甚至几天后才能收到。
这一切很容易让人感觉,天地之间没剩几个人,世界真的快完蛋了。
尤其当路过五级时空漏洞残骸时,那种看不到希望的孤独感会越发浓郁。
所以旅者在学习阶段,会被反复提醒注意保护心理健康。
正式成为旅者后,每一次进入基地时还得接受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不合格的,物品限购,强制让旅者短时间内不能再离开基地太久、太远。
旅者职业对精神力等级的硬性要求是不低于三级。
而三四五级的精神力者,只要学习能力不是太拉垮,想在基地内从事轻松的、有趣的、忙碌的、重要的、核心的等各种类型工作,都有很多机会。
去当旅者,就意味着放弃了这一切。
进行职业选择时,虽然不用像面对时空漏洞时那般再三谨慎,一个职业做一阵子不顺心了也还能换,但旅者的前期学习成本很大。
关键是,很多野外生存的专业知识在基地内工作用不上,包括野外应对时空漏洞的思路与基地内的这一套体系都不兼容。
所以,如果千辛万苦考旅者证成功,干了一两个月就不想干了,想改成在基地内工作,那前期的辛苦可不太能回本。
比较起来,基地内不少工作的培训课程有较高的重叠率,在这些工作之间换来换去,每次需要重新学的东西不会太多,也几乎不需要更改思维模式,性价比更高。
哪怕世界快毁灭了,职业规划建议也不要太随便。
毕竟,如果运气好,也许还能再活三五十年,所以工作还是挑份让自己舒心的比较好。
说回到旅者本身。
高等级精神力旅者,尤其前面提到的自由型五级精神力者,其精神力储物空间里装的东西应该比很多基地居民家里的东西更多。
如果这些旅者愿意的话,他们可以比较轻松地,大概花几个小时吧,在野外布置出一个很舒适的家。
但实际上,为了保证机动性,绝大多数旅者需要休息时顶多只会拿出个帐篷,放一只厚实些的睡袋,凑合着躺一会儿,很难有闲心给自己布置屋子。
只有极少数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定为“精致生活”的旅者,在新手期可能会尽量将野外生活过得与在基地内差不多。
但即使是这类兴趣的旅者,等新手期一过,也不会再折腾房屋,顶多就是衣服上多些装饰、发型经常换一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