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事情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呢?明明他好不容易成为强大的诸侯之一,明明他成功了!他已经向世人证明,他并不比任何人差,并不比濯差!
  可为什么,被围困城中的人是他,即将被灭国的人也是他。
  这不公平!
  凭什么有人生来就拥有一切,姣好的容貌,聪明的头脑,超出常人的天赋,而他,他什么都没有,如果他不是君父的嫡长子,他恐怕连国君之位都没法继任。
  他什么都没有,如今那个什么都有的人,还想要剥夺他唯一拥有的东西。
  森手搭在王座上,细细摩挲上头汴国的图腾,那是一只青鸟。
  青鸟在古时是象征着勇敢勤劳的神鸟,汴国的开国之君就是一个勇敢的人,他曾为当时的大王千里送去边关被入侵的消息,并且一生为大王在战场上拼杀,赢得了大王的信任,被封在汴水之畔为国公。
  他不该如此怯懦,他该效仿先祖,成为一个忠诚勇敢之人。
  森一想到汴国会落在安公濯的手里,就气得手指颤抖,他拿来锦布,铺开,提笔写下降书。
  他本就是大王的臣子,向大王投降有何不可?反正安濯别想要染指汴国的土地,他就是全送给天子,他也不会给安濯一点儿!
  于是在降书上,森直接写上“臣现将汴国土地,尽数奉与天子,以求天子宽恕”,一口气将降书写完,森将笔扔到一旁,泪水打湿了衣襟。
  胡幼安正在城外观察永明城,她手上拿着汴宵连熬几个大夜画完的永明城舆图。
  这张舆图比之前汴宵画得要更大,永明城附近的河川尽数入画。
  越看这图,胡幼安心里越是拿不定主意。
  永明城久攻不下,她不光要担心“盟友”们会赶来,还担心大军的补给会不足,景昌的底子实在是太薄了,而且很多年没有参与大战的经验,哪怕闻桃领着她的一众同窗在努力维持后方的稳定,也有很大的隐患。
  时间拖得越长,对胡幼安越不利。
  所以胡幼安开始想一些歪门邪道的法子了。
  永明城是建立在汴水旁的城池,地势相比周边,其实是比较低的。
  如果在汴水的下游筑起堤坝,汴水便会倒灌入永明城。
  汴水的威胁以往并没有被重视,主要是汴水已经是汴国的中心地带了,真要是汴水都掌握在敌人手里,那汴国就随时会亡国了,还考虑什么汴水倒灌,直接考虑能不能救国吧。
  不到不得已,胡幼安不想用这个办法,河水倒灌入城后,永明城基本上就算是废了。
  到时候哪怕洪水退去,天气逐渐炎热起来,留存的尸体腐烂,大疫恐怕避免不了,到时候就跟直接屠城也没什么区别。
  永明城是无数学子心中的圣地,真要是被如此对待,天子名声恐会受损。
  胡幼安有些纠结,到底是顾全大局,拿下永明城,啃下汴国更多土地,还是继续围城,什么都不做,保下天子的名声呢?
  她纠结得连连叹气,她的副将们也没法帮忙,只能面面相觑,跟这胡幼安一起叹气。
  这种诡异的场景,一直维持到有兵卒入内,带来了一封从永明城中递出来的,汴国国君亲笔所写的降书。
  看见降书,胡幼安大笑不止,连日来心中积累的郁气,可算是全都出去了。
  汴国国君降了,永明城归大王所有,而且汴国国君将整个汴国都送给大王了!
  安国也好,其余诸侯国也好,此次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
  等安国等诸侯国的国君接到消息,身体不好的差点儿气晕过去,身体好如安濯,气得拿剑将送信的兵卒给斩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