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就是妫央不理解后世的官员制度,或者说,目前所有人都不太理解后世的官员制度。
  因为不能全面了解,所以在面对未知时,会将自己的认知套上去,不了解郡守,那就将诸侯的设定套上去。
  导致郡守好像是诸侯的另一个名字一样。
  同样的问题也出在妫央对待首辅官职的态度上,他认为首辅就是太宰的另一个名称。
  背后隐藏的庞大官员体系,他是一点儿没有察觉到。
  不怪妫央、闻桃以及其他人,是沈知微没有将完整的官员体系拿出来,她也不敢拿,怕拿出来后必须推行科举,接着大周就原地起飞了。
  “央愚钝,还请大王明示。”
  妫央察觉到自己的误会,恭恭敬敬等待沈知微解惑。
  沈知微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说多了就藏不住了,早知道她还不如不弄什么郡守,可是不弄郡守,那就还是诸侯割据,仗全白打了。
  “郡守乃是官职,五年一任期,不可在原籍为官,郡守所行之权与侯国国君相同,却也不同,郡守不可领兵,只理政务,这样解释你可明了?”
  沈知微避重就轻地说着,妫央略觉奇怪,复问道:“那何人执兵权?若遇到他国来攻,郡守该如何反击?”
  “一地都尉执兵,若有他国来攻,自可请都尉领兵回击,接着送军报入景昌,得天子令行军。”
  沈知微承认这个步骤比郡守直接领兵回击要繁琐很多,可唯有这样,才能收拢权力。
  军权在谁手里,天下才在谁手里。
  妫央不知道这个道理,他只隐隐察觉,若天下诸侯都成了郡守,那天下再不会陷入如今这般四分五裂的争斗之中。
  因为所有郡守都是大王的臣子,而非帮天子牧民的一地国君。
  话题扯远了,沈知微原本是打算说怎么破坏受降大典的,也不知道怎么跑到郡县制上了。
  其实郡县制早就有了苗头,只是没有沈知微拿出来的这么详细。
  沈知微还没说,郡守之上有州牧,汴州极大,统领汴州的该是州牧,其下小城是郡守。
  之所以没说,一是不打算将官员制度那么完整的搬过来,二是人手不足,严重不足。
  完整的官员制度需要的官员太多了,远不是现在大周的那点儿臣工能运行起来的。
  妫央什么都不知道,还在那儿说大王英明,称赞大王设想的郡守一职实在是太妙了,若天下都实行此官职,就能彻底杜绝诸侯之乱。
  “哪儿有那么简单,汴国的问题就明摆着,受降容易,如何处理那些汴国家臣呢?”
  沈知微略带期待地看向妫央,希望妫央赶紧动一动他的脑袋瓜,给她一个石破天惊的好主意。
  妫央憋了半天,有了个法子,那就是让汴国国君昭告天下,废除汴国此前给出去的所有封赏。
  沈知微沉默了一瞬,然后大赞此法甚妙啊!
  沈知微用膝盖想,都知道这法子没法用,肯定实行不了!
  给出去还能要回来?做什么大梦!
  不给贵族封赏,贵族敢自己上手抢,进了贵族口袋的东西还想要回来啊,真是人年轻,什么事情都敢想。
  沈知微几乎可以预想到,当此命令传入汴地后,那边的贵族会如何疯狂的反抗,肯定会跟王师拼个鱼死网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