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2 / 3)
对于沈知微来说,这个冬天过得是“虎头蛇尾”,单指麻烦的等级,前期麻烦不断,后期一下子就清闲下来了。
可能是因为妫央和胡幼安这两个背刺主力军,以及闻桃这位背刺的中流砥柱,全都被她压着学新字新言,不时还让她们去讲课的原因。
沈知微就说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折腾得厉害,那是事情太少的缘故,事情一多起来,不就安分啦?
沈知微希望冬日最后一个月的平静能够维持得时间长一些。
结果刚入春没多久,平静的日子就开始泛起涟漪了。
先是闻桃不知道是哪儿来的奇思妙想,将臣工们这两个月来讲课的内容编成了一本书,甚至还拿去发行了,沈知微看见的时候人都麻了,古代第一版教科书出现了。
通俗易懂,简单易上手,只要认识字,拿着书就能学到知识的人性化教科书。
比现代的教科书质量还好!
那一刻,沈知微真恨闻桃是个天才,天才就能这么不讲道理嘛!
沈知微盯着教科书翻来覆去一晚上没睡着,对了一晚上账,确定自己从来没有提过教科书这个概念,所以真的是闻桃自己想出来的。
也是,现代的教科书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是人编写出来的。
教科书本身没什么技术难点,只是缺少那一点点创意和灵感,闻桃集齐了二者,自然就弄出来了。
没关系,不是什么大事,没学校,任她有几本教科书也没用!
要是靠自学就能成才,那古往今来那么多老师都可以去喝西北风了!
沈知微前脚刚把自己哄好,后脚闻桃就带着她从永明城特意赶过来的老师昶子求见,昶子见到沈知微,张嘴就是要重修永明学宫。
永明城的学宫已经彻底废了,失去一国之都优越政治地位的永明城,不再是天下读书人向往之地。
沈知微明白永明城没落的原因,学子学了一身本事,都是为了有编制,没法给予学子编制的地方,算什么神圣的求学之地!
但她没想到,昶子这位大佬,看上了景昌!他想在景昌重设学宫,广纳天下有才之士!
天塌了啊!这真的是天塌了!
第52章洛阳纸贵,景昌猪贵?(……
沈知微长久的沉默让等她答应的昶子有些尴尬。
准确来说, 是迷茫。
在景昌重建学宫这件事,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没有错,是天大的好事, 如果这件事落在其他诸侯王头上, 昶子会被诸侯王奉为上宾, 恨不得将他供起来。
天下有才之士统共只有那么多,汴国能从一个小国发展壮大成为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完全不客气的说, 就是学宫的功劳, 哪个诸侯王能够抵御学宫的诱惑?
强大是乱世永恒不变的主线。
所以天子的沉默在昶子眼中, 是非常不对劲的反应。
倒是闻桃已经习惯了大王时不时的特殊反应,她转念一想就明白过来了,她小声同老师说:“老师, 大王有自己的想法,在城门口的宣讲台,就是大王的命令。”
昶子也见过那个宣讲台, 甚至还听过宣讲台上讲师的课, 他恍然大悟, 自认是明白了天子沉默的原因。
当即说道:“大王若是担心学宫最终成为各家学派争锋之地, 可设立不同的学宫,宣讲台也可以再设立一个。”
景昌那么大, 可以容纳各种思想, 也可以容纳更多学宫与宣讲台。 ↑返回顶部↑
可能是因为妫央和胡幼安这两个背刺主力军,以及闻桃这位背刺的中流砥柱,全都被她压着学新字新言,不时还让她们去讲课的原因。
沈知微就说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折腾得厉害,那是事情太少的缘故,事情一多起来,不就安分啦?
沈知微希望冬日最后一个月的平静能够维持得时间长一些。
结果刚入春没多久,平静的日子就开始泛起涟漪了。
先是闻桃不知道是哪儿来的奇思妙想,将臣工们这两个月来讲课的内容编成了一本书,甚至还拿去发行了,沈知微看见的时候人都麻了,古代第一版教科书出现了。
通俗易懂,简单易上手,只要认识字,拿着书就能学到知识的人性化教科书。
比现代的教科书质量还好!
那一刻,沈知微真恨闻桃是个天才,天才就能这么不讲道理嘛!
沈知微盯着教科书翻来覆去一晚上没睡着,对了一晚上账,确定自己从来没有提过教科书这个概念,所以真的是闻桃自己想出来的。
也是,现代的教科书也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是人编写出来的。
教科书本身没什么技术难点,只是缺少那一点点创意和灵感,闻桃集齐了二者,自然就弄出来了。
没关系,不是什么大事,没学校,任她有几本教科书也没用!
要是靠自学就能成才,那古往今来那么多老师都可以去喝西北风了!
沈知微前脚刚把自己哄好,后脚闻桃就带着她从永明城特意赶过来的老师昶子求见,昶子见到沈知微,张嘴就是要重修永明学宫。
永明城的学宫已经彻底废了,失去一国之都优越政治地位的永明城,不再是天下读书人向往之地。
沈知微明白永明城没落的原因,学子学了一身本事,都是为了有编制,没法给予学子编制的地方,算什么神圣的求学之地!
但她没想到,昶子这位大佬,看上了景昌!他想在景昌重设学宫,广纳天下有才之士!
天塌了啊!这真的是天塌了!
第52章洛阳纸贵,景昌猪贵?(……
沈知微长久的沉默让等她答应的昶子有些尴尬。
准确来说, 是迷茫。
在景昌重建学宫这件事,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没有错,是天大的好事, 如果这件事落在其他诸侯王头上, 昶子会被诸侯王奉为上宾, 恨不得将他供起来。
天下有才之士统共只有那么多,汴国能从一个小国发展壮大成为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完全不客气的说, 就是学宫的功劳, 哪个诸侯王能够抵御学宫的诱惑?
强大是乱世永恒不变的主线。
所以天子的沉默在昶子眼中, 是非常不对劲的反应。
倒是闻桃已经习惯了大王时不时的特殊反应,她转念一想就明白过来了,她小声同老师说:“老师, 大王有自己的想法,在城门口的宣讲台,就是大王的命令。”
昶子也见过那个宣讲台, 甚至还听过宣讲台上讲师的课, 他恍然大悟, 自认是明白了天子沉默的原因。
当即说道:“大王若是担心学宫最终成为各家学派争锋之地, 可设立不同的学宫,宣讲台也可以再设立一个。”
景昌那么大, 可以容纳各种思想, 也可以容纳更多学宫与宣讲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