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2 / 3)
“大王,老师在那里。”
闻桃眼神不错,一眼看到了昶子所在,沈知微见昶子是在一个角落坐着,当即明白了这位也打算低调到底,将舞台留给生面孔。
既然都不想出头,那就是坐在一起好了。
沈知微和闻桃走过去,相继落座。
昶子原本想起身向大王见礼,被沈知微摆摆手示意他别声张。
随着太阳一点点升起,大礼堂中的人越来越多,八个风扇全都开始转动起来,门窗也都打开了散热,这才不至于让屋中的人感觉不适。
古代的气候比现代强太多了,现代三四十度的天气,这么多人就算开空调估计都会觉得闷。
沈知微这样想着,静静看见第一个学子踏上了大讲台,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学子与她一起上去了,两人开始讲述自己所在学派的理念。
第一名学子,有些眼熟。
“这不是你那位小师妹吗?”
沈知微侧头同闻桃说,闻桃微微点头,看向小师妹的目光里全是欣慰。
沈知微听说过这位身世可怜又极其幸运的孩子,本以为还在读书,现在看来,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因为闻桃的缘故,沈知微对昶子所执行的理念还算比较熟悉,但只是知道个大概,现在听琼玉一讲,倒是弄了个明白。
昶子信奉有教无类。
他和他的老师以及死去的师弟都一样,只要是聪明的孩子,有意学习,他都会去教,因为这种理念,所以昶子的学生遍布各国,什么出身都有。
有教无类的核心其实是众生平等,是一种很先进的理念,也是一种很美好的理想。
只是想要实现实在是太难了,在一个奴隶制都没有被彻底剔除的年代,实现众生平等的难度极高,想要成功,简直是痴人说梦。
和琼玉一起上台的那个学子,理念则与琼玉截然相反,那个学子认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被教导。
身份、境遇以及天资,全都是门槛,沈知微听着,觉得那位名叫夏青的学生,倒是很现实。
沈知微要求臣工在城门口讲课,让庶民也有机会被教育,可即便她将教育的门槛降到几乎人人可行,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学习,都能成材。
有的庶民苦于生计,没有时间听课,有的庶民节节不落但还是听不懂,有的庶民能听懂也有时间,却懒得前来,觉得认字太多没用处。
种种因素导致最后的结果是,哪怕是人人可学的现在,景昌城依旧没有如沈知微所想,完成扫盲。
只能说,景昌城的庶民比别的地方的庶民要有文化。
“大王认为,她们谁的观点正确呢?”
闻桃等夏青讲完后,问沈知微。
沈知微笑道:“听课就听课,何故在课上质疑老师的对错?又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觉得对就多听,觉得不对少听便是。”
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同时搬上讲台,想出这个法子的人,沈知微愿称之为天才。
她能听见许多人在探讨正确与否,每个人都在输出自己的观点,与其他人的观点进行对抗,然后在争吵中,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
那条路,绝对不是偏向任何一边的,而是互相妥协,互相容纳,最后走出来的一条中庸之路。
沈知微这人就信奉中庸之道。 ↑返回顶部↑
闻桃眼神不错,一眼看到了昶子所在,沈知微见昶子是在一个角落坐着,当即明白了这位也打算低调到底,将舞台留给生面孔。
既然都不想出头,那就是坐在一起好了。
沈知微和闻桃走过去,相继落座。
昶子原本想起身向大王见礼,被沈知微摆摆手示意他别声张。
随着太阳一点点升起,大礼堂中的人越来越多,八个风扇全都开始转动起来,门窗也都打开了散热,这才不至于让屋中的人感觉不适。
古代的气候比现代强太多了,现代三四十度的天气,这么多人就算开空调估计都会觉得闷。
沈知微这样想着,静静看见第一个学子踏上了大讲台,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学子与她一起上去了,两人开始讲述自己所在学派的理念。
第一名学子,有些眼熟。
“这不是你那位小师妹吗?”
沈知微侧头同闻桃说,闻桃微微点头,看向小师妹的目光里全是欣慰。
沈知微听说过这位身世可怜又极其幸运的孩子,本以为还在读书,现在看来,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因为闻桃的缘故,沈知微对昶子所执行的理念还算比较熟悉,但只是知道个大概,现在听琼玉一讲,倒是弄了个明白。
昶子信奉有教无类。
他和他的老师以及死去的师弟都一样,只要是聪明的孩子,有意学习,他都会去教,因为这种理念,所以昶子的学生遍布各国,什么出身都有。
有教无类的核心其实是众生平等,是一种很先进的理念,也是一种很美好的理想。
只是想要实现实在是太难了,在一个奴隶制都没有被彻底剔除的年代,实现众生平等的难度极高,想要成功,简直是痴人说梦。
和琼玉一起上台的那个学子,理念则与琼玉截然相反,那个学子认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被教导。
身份、境遇以及天资,全都是门槛,沈知微听着,觉得那位名叫夏青的学生,倒是很现实。
沈知微要求臣工在城门口讲课,让庶民也有机会被教育,可即便她将教育的门槛降到几乎人人可行,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学习,都能成材。
有的庶民苦于生计,没有时间听课,有的庶民节节不落但还是听不懂,有的庶民能听懂也有时间,却懒得前来,觉得认字太多没用处。
种种因素导致最后的结果是,哪怕是人人可学的现在,景昌城依旧没有如沈知微所想,完成扫盲。
只能说,景昌城的庶民比别的地方的庶民要有文化。
“大王认为,她们谁的观点正确呢?”
闻桃等夏青讲完后,问沈知微。
沈知微笑道:“听课就听课,何故在课上质疑老师的对错?又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觉得对就多听,觉得不对少听便是。”
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同时搬上讲台,想出这个法子的人,沈知微愿称之为天才。
她能听见许多人在探讨正确与否,每个人都在输出自己的观点,与其他人的观点进行对抗,然后在争吵中,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
那条路,绝对不是偏向任何一边的,而是互相妥协,互相容纳,最后走出来的一条中庸之路。
沈知微这人就信奉中庸之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