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知微觉得这次她一定能拿到ssr结局,因为这次特殊事件,景昌的存在感实在是太高了。
  不过想要彻底打下北国,应该是不可能了。
  第64章科举开始,科举结束
  北国如今的境地和之前的汴国很是不同。
  有汴国作为前车之鉴, 其余几个国家说什么都不可能让北国成为供养景昌的一部分。
  沈知微如果真的拿下北国,那天下九州,她独占其四,基本上等于将天下打下来一半了, 这以后还怎么跟沈知微打?干脆天下之师一到, 他们开城门投降算了。
  所以那群人绝对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北国输。
  现在安国开始与北国联合, 云宁等国都开始与北国接触,打着各种各样的借口送兵给北国, 就是这群诸侯王的选择, 他们选择帮助北国, 遏制景昌继续强大下去。
  沈知微倒是不怕这点儿威胁, 什么联军不联军的,一加一真的能大于二吗?
  能不小于一就不错了。
  胡幼安不可能败,只是想要和原本计划中那样, 直接将北国打下来是绝对不可能的,其实就算没有那些联军参战,想要彻底打下北国, 概率也不是很大。
  沈知微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一劳永逸, 她就是想着, 能蚕食多少是多少。
  没错, 她将这种攻城略地的行为,称之为蚕食, 如同蚕吃桑叶一般, 从边缘一点点吞噬,直到全都吃干净为止。
  只不过她打城池的速度,比蚕食的速度可快太多了。
  沈知微给胡幼安下令,接下来就是练兵, 不用想着非攻下城池不可,只一心守住现有的城池即可,然后就是积攒领兵经验,学习北国的带兵之法,观察他们的守城之道,施加压力,必要时跟北国透露和谈的消息,将筠子等人接过来。
  同时让北国和其他几个国家都老实一点儿,别老想着用扣人这么无耻的法子来对付景昌,更不要觉得,国内矛盾突出,就故意引发战乱,转移矛盾。
  也不怕真引起战乱,自己收不了场,最后将整个国家都葬送了吗?
  胡幼安接到沈知微的命令后,很快就将鸱尾喊了过来,鸱尾距离她比较近,她打算退居后方,战场先交给鸱尾。
  鸱尾来了之后直接领命,没多问一句话,胡幼安则领着些亲兵回了永明城,面见妫央。
  她将大王的命令递给妫央,然后跟妫央说了一句话。
  “北国打不下来了。”
  就算没有大王的命令,胡幼安也没打算继续死磕了,现在的北国,已经被激发出血性,所有人都开始打护国战争。
  汴国的兵卒远没有北国的兵卒对他们的国家忠诚,之前汴国重视文教,轻视军事,这才导致军队实力一落千丈,北国则恰恰相反,文教很重要,但是在真正的战场上,文教又不是那么重要了。
  只是北国现在的情况,是死也死不了,活也活得艰难,想必现在的北王越很是不好受。
  妫央对这个结果深表遗憾,他说道:“央已经寻了许多人在北国国都奉宝传播歌谣,势必会将天灾人祸全都推到北王越头上,这样也不能灭了北国吗?”
  “可以灭,但没必要,损失太大,也容易被人夺走。”
  胡幼安没说,就算是没有舆论压力,她也能领兵灭了北国,可灭了之后呢?
  北王那个性子,绝对不可能和汴国那位新王一般,向天子俯首称臣,一旦他非要反抗到底,只要北国还剩一支军队,北国都不算被彻底灭了,更不要说北国还有许多优秀的将领,那些将领领兵作战的能力很强,自身家族势力也不弱。
  一旦打下北国,就得去清除那些将领的家族,势必又是一场纷争,到时候北国不稳,安国就会趁虚而入。
  且在北国上花费太多精力,消耗过多兵力,都会让景昌的实力受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