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做一些固定的比划,用来传递信息,这种行为并不少见,在山中行军的队伍也会如此。
  有的人眼睛很好用,能看见很远的地方,那些地方都是声音传达不到的遥远之处。
  而且比起大喊大叫,用身体动作来传递消息,在战场上更为隐蔽安全。
  旗语的好处有很多,坏处也有,那就是得记。
  旗语不是只有几个简单的动作,有些时候旗语能够传达很复杂的信息,这需要背很多东西,因为战场上瞬息万变,情况不一,最好是所有人都能背下来。
  但人和人的天赋真不能比,有人善于作战,有人善于记忆,大多数人只能占其一,做不到所有,旗语复杂,实在是难以全都记全,最后记全了的人,可以说是百里挑一了。
  别的人只能记个大概,有几个能记全,沈知微见其他人实在是记不全,也就没硬逼着了,她让那几个记全了的各自分散开来,一艘船上有两三个人即可。
  有替补的,到时候出了事也能有人顶上。
  死记硬背还能找到合适的人才,但是水军将领是真找不到,那么多人里硬是没有几个合适的,提拔上来的伍长什长百夫长,天赋都有限。
  沈知微扒拉来扒拉去,不得不承认,金卡是真的很难抽到,她运气再好也找不到。
  水军出现时间太短,此前没有培养的土壤,想要找到相对应的人才就很困难。
  说到培养人才的土壤,沈知微觉得她应该改一改学宫了。
  目前的学宫主要培养官员,各行各业的人也有,但是所有学生都奔着做官去的,对于沈知微来说,人才可挑选空间太狭窄了。
  她得设立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学校,缺将领就专门培养将领,缺医生就专门培养医生,其他领域的人才,可以此类推。
  学旗语这事儿也提醒了沈知微,每个人的天赋领域不同,如果光盯着做官这一行当挑选人才,她到死也找不到合适的,能够撑起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才。
  于是沈知微将闻桃喊进宫来了,连带着还有妫央一起。
  妫央为辅,闻桃为主,沈知微让两人共同筹办开设专业学校的事情。
  学校这个概念,闻桃此前听说过,在沈知微的商业街规划里,她曾经提到过学校的设定,不过现在落实下去后,都被统一称作学堂了。
  专业学校一听就和学堂不是一回事,所以沈知微没有用学堂来指代她要开设的新学校。
  妫央还不太懂,闻桃给他解释了两句,他也就明白了,明白过后就是发愁。
  “大王,听太傅的话,开设专业学校需得如学堂一般,寻找良师,搜寻生源,还得设立合适的学校地点,以及编撰课本。如今良师难觅,学生一心考科举,城内合适的地点都已经设好学堂,若无良师,课本更无从说起,此时开设专业学校,恐是难以维持啊。”
  妫央的态度倾向于等以后手底下人多了,景昌城再次扩建了,再设立专业学校。
  如今连科举都没弄明白,学堂的教育事业也才刚起步没多久,弄什么专业学校啊。
  妫央倾向于保守发展,先啃完一个领域再来下个领域,而不是上来就摆个大摊子,顾不过来。
  闻桃倒是觉得可以一试,她之前高强度工作,已经习惯了面对各种困难,妫央说得那些问题,在她看来都不是事儿。
  “太宰,大王现在要设立专业学校,自有其必要之处,良师虽难觅,但并非没有,天下有向学之心的人何其多,只要学校建好,自不用愁生源在何方,其余困难一点点解决便是,没什么难得。”
  妫央闻言,心中翻了个白眼,他觉得闻桃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自打他又恢复了太宰之位,闻桃卸任后,他心里就不是很舒服了,因为闻桃之前干得很不错,不少人都将他和闻桃拿来对比。
  结论是太宰央有太宰央的强处,而太宰桃则是一个合格的太宰。
  听听这话就知道,人们心中更好的太宰是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