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知微喜欢这种厌恶,这是敢于反抗的血性,也是沈知微愿意将烟霞放在身边的原因。
  如果身边一直放着一个被驯化到骨子里的奴隶,沈知微会很头疼,她可不想被这个时代同化。
  而被沈知微担心的联军兵卒们,此刻正在寒风之下,凑在一起瑟瑟发抖,他们的嘴唇被冻得泛出青紫色,手上裹着一层层烂布,以防皮肉与手中的兵器粘连,同时也能防止血液溅上去滑手。
  他们身上的衣服很薄,甚至有的是一层又一层的薄衣裹起来的,那些衣服并不合身,还有许多破口与血污,一看就知道来历。
  现在还没到北地最冷的时候,他们都很清楚。
  因为曾经他们都是北国的兵,最是了解北地的气候。
  他们想退,他们不想再打了,尤其是和装备精良,身上穿着皮衣的对手打,去年他们已经被那群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今年再打,简直是自取其辱。
  可他们没法退后,退后等待他们的是死亡,是对还活着的亲人的连累。
  最底层的兵卒过得苦,鸱尾是知道的,景昌现在富裕了,底层人的生活也没好到哪儿去。
  可是在战场上,兵卒还那么苦,就有点儿过分了吧?鸱尾真想问问安王,人家可是为了你在打仗,你给人点儿东西御寒,让人吃个饱饭,很难吗?
  实际上确实很难,因为连年征战,不管是哪个国家,国库都很空,如果赢了,能从另一个国家捞补偿还好说,就怕打下来的新地盘同样穷得叮当响。
  以前这种情况还比较少见,这两天多了起来,大家都穷了不少。
  鸱尾有些不忍心地侧了侧头,不想再盯着敌方军营里的惨状看了。
  此刻她身披雪白的皮衣,和亲卫们一起站在落了雪的树林之中。
  她的亲卫们也都穿着雪白的衣裳,尽量和雪地的颜色融为一体,不至于暴露行踪。
  现在她们都在外面,属于侦查行为,之所以鸱尾会亲自跑出来,是因为她收到了来自景昌的消息,不日胡幼安便会带着学生们赶到边关作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鸱尾一想到会有一大堆从未上过战场的学生过来,就心生不安,干脆跑出来看看未来的敌人们。
  然后就看到了堪称惨烈的景象,她未来的敌人们现在过的真惨,想想去年,北国即将灭亡的时候,这些曾经北国的兵卒都没有过的现在这般惨淡。
  安王等诸侯王,真是罪孽深重。
  “回吧,也没什么好看的,怪不得将军说这是练兵。”鸱尾最后看了一眼那些被冻的动不了的士兵,带着亲卫们转身离开了。
  鸱尾回去后心情一直很沉重,她不明白,为国作战的兵卒,即便不能如贵族一般享受人上人的生活,那也不应该被这般作践,难道就是因为这些人曾经是北国的兵卒,所以安国等诸侯国的君王,就完全不顾这些人的死活吗?
  鸱尾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大王,对待俘虏,战败国的子民与兵卒,大王的手段也并不温柔,可是大王从来没有不把这些人当人过。
  战败国的子民也是大王的子民,战败国的兵卒,一旦重新加入军队,所享受的待遇与其他兵卒并无两样,面对恶劣的天气,大王选择尽可能的为将士们提供御寒物资,还会提供许多粮草,不计成本的投入。
  与之相对应的是大王对待贵族的手段,尤其是对待王室,几乎都秉持着赶尽杀绝的心。
  战败国的王室成员没有一个活下来的,那些贵族如果心向旧主,也逃不过一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鸱尾从大王的举动中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但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事情,所以十分迟钝,即便现在有了一丝感触,依旧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是现实。
  或许只是她的一厢情愿。
  怎么可能会有一个真正爱民如子,将子民视作最重要存在的大王?
  这样的王从来都只存在于圣人的典籍中,存在于民众的幻想里。
  在冬天最冷的日子里,胡幼安带着她的学生到了边疆,说是边疆,其实原本是北国的城池,对面也是北国原本的城池,两城之间并无天险可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