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她重复,一遍一遍说着。雨仍落个不停。
「可是你每天中午得顶着太阳或风雨爬一百三十二个石阶。」
「小姐,为了自力更生,艰难的事习惯了就好。就当运动好了。」
每个人都需要一点钱来满足她所要做的事,如珍选择去餐厅打工,她把当天领到的工资加上未来将领到的,预先消费了。那件穿在身上的短衫预支性的做为她自力更生的庆祝。
「有没有多余的工读名额,我也去。」祥浩说。
如珍打量她,从她还穿着短袖棉衫的纤细手臂一直往没有遮蔽的瘦长颈项看上去。问:「我这件衣服好看吗?」她似乎不需要祥浩的回答,眼光移到祥浩手上拿着的一本书,然后说:「你看来不必为了钱太窘迫。你不像我需要大量的衣服。」她嘴里哼出一声轻笑,「喜欢买衣服是弥补对身材的失望。」
「我比你窘迫,因为买不起大量的衣服。」她忽的觉得冷,打开衣橱拿出母亲托祥春为她带来的冬衣,拣老菜残叶般的拣着,和如珍对衣着的讲究相比,她这堆过时的冬衣显得太寒伧,勉强挑了一件暗红底的外套穿上,素朴的式样让她觉得像小学生穿制服,看上去是没有个性的。
她两手插入口袋,竟掏出了一个香火袋。如珍眼尖,问道:「那什么东西?」
她也没预期会有这东西,当初并没有一件件检查这些衣物,「我妈迷信,相信这个可以保平安,特别去庙里求的吧!」她把那香火袋翻来看,袋子里夹着一张红字条,用毛笔工整的写着「出外保平安,有空常回家」。那是母亲的笔迹,生疏、颤抖的字体。
如珍凑近读那些字,她知道她不想回家,她们是两个不想回家的人。她第一次问祥浩:「你家里有什么人?」
她告诉她,一桌子的麻将声,一对职业定位不太确定的父母,二哥刚去服兵役,弟弟念高中,为了逃避麻将声,时常不在家,大哥在台北从事装潢工作,「你那天看到的那个。」
「他很安静。」
「或许是。」
祥浩很难向他人形容她的大哥,在她心中,大哥永远替家人遮起一片天,在他安静的面容下,有一个纤细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甚至连她都难以揣测那个世界的深沉。她不容许别人对她大哥的安静有任何贬抑的含意。
「他的安静永远是好意。」她为祥春辩解。她告诉如珍,她的大哥牺牲学业成就弟妹,他的安静是早熟人生的反射。
「你们长得不像。」
「我们兄妹长得极像,你那天生病,留下的印象不可靠。」
如珍因笃定而极力争辩:「你们除了同样瘦高外,面貌一定是一个像爸爸一个像妈妈。」
「你搞错了,你只要再见他一次,就知道我们都遗传了妈妈的特征。」
阿良来按铃时,两个女生还在争论容貌问题。如珍换了一条长裤,坐在床边卷起裤管穿丝袜,阿良站在门口,注视如珍穿丝袜的熟练动作。祥浩不习惯男生在别的女生面前毫无顾忌的看自己的女朋友穿丝袜,但因她刚来学校时,阿良载她下山购物,感恩之谊变为熟稔的友谊,所以她原谅阿良的不礼貌,沉默坐回书桌前。如珍仿佛感到了气氛的不对,为了打破沉默,随便找了话题,对阿良说:「别看丝袜一双没多少钱,极容易破,比你们买烟抽贵多了。」
阿良用那懒懒缓慢的声音不以为意的说:「你要穿几百双都没问题,还担心这小钱吗?」
如珍骂他财大气粗。用阿良的钱令她敏感。她说,她去打工了,她自己可以买几百双丝袜穿到毕业。阿良不准她去餐厅打工。她说:「开玩笑,我的行动要你管。」
他们开始吵架。阿良的声音逐渐高起来,要她只管读好英文将来考托福和他一起出国读书。如珍挽起他的手,贴着他的胸臆说:「我看你放弃你的想法,我读中文,早就放弃英文了,要吃饭我可以跟你去,要出国伴读你找别人去吧。」
她和阿良出去,穿着她刚买的那件预支性的自力更生礼物。
而祥浩在房里开始感到不安。当初北上读书,信誓旦旦要自力更生。她却这样无所事事的过了半学期。她在这房里一刻也待不下去。拿起了伞,要到风雨里去,总该做点什么,买份报纸寻找职业栏的工作机会,或者到侧门及山下绕一圈,找找征人启事的红纸告示。
「别说什么,那是你无法预知的世界……当春雨飘呀飘的飘在你滴也滴不完的发梢,戴着你的水晶珠炼,请跟我来……」回绕不完的歌声,指引迷惘不定的魂魄,要去一个笃定的地方,但歌中始终没有指出那个地方。
经过梁铭住的公寓,她抬头望了望梁兄住的那间,空荡的阳台,灰旧的窗影,彷若无人。
她并不期望从那里看到什么,但在抬头那刹那,风雨中的空荡,令人怅然若失,一股寂寞像寒风袭击皮肤般穿透骨髓。
10
祥浩开始在山上山下奔波的时候,已是凄风苦雨的气候,日子阴阴湿湿,幸好山岗上时常刮风,流畅的空气驱除霉气。偶有晴日,白云流畅,观音山轮廓清晰。祥浩在晴日下山,抬头是白云相伴,从克难坡沿阶而下,淡水小镇一隅幡然呈现,河的水影与参差的房舍交相映,老屋的瓦窗因长久湿润而结上一层斑驳的青苔,在天光下闪动耀眼的翠绿。阳光下,最老朽的事物也显得明媚可喜。 ↑返回顶部↑
「可是你每天中午得顶着太阳或风雨爬一百三十二个石阶。」
「小姐,为了自力更生,艰难的事习惯了就好。就当运动好了。」
每个人都需要一点钱来满足她所要做的事,如珍选择去餐厅打工,她把当天领到的工资加上未来将领到的,预先消费了。那件穿在身上的短衫预支性的做为她自力更生的庆祝。
「有没有多余的工读名额,我也去。」祥浩说。
如珍打量她,从她还穿着短袖棉衫的纤细手臂一直往没有遮蔽的瘦长颈项看上去。问:「我这件衣服好看吗?」她似乎不需要祥浩的回答,眼光移到祥浩手上拿着的一本书,然后说:「你看来不必为了钱太窘迫。你不像我需要大量的衣服。」她嘴里哼出一声轻笑,「喜欢买衣服是弥补对身材的失望。」
「我比你窘迫,因为买不起大量的衣服。」她忽的觉得冷,打开衣橱拿出母亲托祥春为她带来的冬衣,拣老菜残叶般的拣着,和如珍对衣着的讲究相比,她这堆过时的冬衣显得太寒伧,勉强挑了一件暗红底的外套穿上,素朴的式样让她觉得像小学生穿制服,看上去是没有个性的。
她两手插入口袋,竟掏出了一个香火袋。如珍眼尖,问道:「那什么东西?」
她也没预期会有这东西,当初并没有一件件检查这些衣物,「我妈迷信,相信这个可以保平安,特别去庙里求的吧!」她把那香火袋翻来看,袋子里夹着一张红字条,用毛笔工整的写着「出外保平安,有空常回家」。那是母亲的笔迹,生疏、颤抖的字体。
如珍凑近读那些字,她知道她不想回家,她们是两个不想回家的人。她第一次问祥浩:「你家里有什么人?」
她告诉她,一桌子的麻将声,一对职业定位不太确定的父母,二哥刚去服兵役,弟弟念高中,为了逃避麻将声,时常不在家,大哥在台北从事装潢工作,「你那天看到的那个。」
「他很安静。」
「或许是。」
祥浩很难向他人形容她的大哥,在她心中,大哥永远替家人遮起一片天,在他安静的面容下,有一个纤细而复杂的内心世界,甚至连她都难以揣测那个世界的深沉。她不容许别人对她大哥的安静有任何贬抑的含意。
「他的安静永远是好意。」她为祥春辩解。她告诉如珍,她的大哥牺牲学业成就弟妹,他的安静是早熟人生的反射。
「你们长得不像。」
「我们兄妹长得极像,你那天生病,留下的印象不可靠。」
如珍因笃定而极力争辩:「你们除了同样瘦高外,面貌一定是一个像爸爸一个像妈妈。」
「你搞错了,你只要再见他一次,就知道我们都遗传了妈妈的特征。」
阿良来按铃时,两个女生还在争论容貌问题。如珍换了一条长裤,坐在床边卷起裤管穿丝袜,阿良站在门口,注视如珍穿丝袜的熟练动作。祥浩不习惯男生在别的女生面前毫无顾忌的看自己的女朋友穿丝袜,但因她刚来学校时,阿良载她下山购物,感恩之谊变为熟稔的友谊,所以她原谅阿良的不礼貌,沉默坐回书桌前。如珍仿佛感到了气氛的不对,为了打破沉默,随便找了话题,对阿良说:「别看丝袜一双没多少钱,极容易破,比你们买烟抽贵多了。」
阿良用那懒懒缓慢的声音不以为意的说:「你要穿几百双都没问题,还担心这小钱吗?」
如珍骂他财大气粗。用阿良的钱令她敏感。她说,她去打工了,她自己可以买几百双丝袜穿到毕业。阿良不准她去餐厅打工。她说:「开玩笑,我的行动要你管。」
他们开始吵架。阿良的声音逐渐高起来,要她只管读好英文将来考托福和他一起出国读书。如珍挽起他的手,贴着他的胸臆说:「我看你放弃你的想法,我读中文,早就放弃英文了,要吃饭我可以跟你去,要出国伴读你找别人去吧。」
她和阿良出去,穿着她刚买的那件预支性的自力更生礼物。
而祥浩在房里开始感到不安。当初北上读书,信誓旦旦要自力更生。她却这样无所事事的过了半学期。她在这房里一刻也待不下去。拿起了伞,要到风雨里去,总该做点什么,买份报纸寻找职业栏的工作机会,或者到侧门及山下绕一圈,找找征人启事的红纸告示。
「别说什么,那是你无法预知的世界……当春雨飘呀飘的飘在你滴也滴不完的发梢,戴着你的水晶珠炼,请跟我来……」回绕不完的歌声,指引迷惘不定的魂魄,要去一个笃定的地方,但歌中始终没有指出那个地方。
经过梁铭住的公寓,她抬头望了望梁兄住的那间,空荡的阳台,灰旧的窗影,彷若无人。
她并不期望从那里看到什么,但在抬头那刹那,风雨中的空荡,令人怅然若失,一股寂寞像寒风袭击皮肤般穿透骨髓。
10
祥浩开始在山上山下奔波的时候,已是凄风苦雨的气候,日子阴阴湿湿,幸好山岗上时常刮风,流畅的空气驱除霉气。偶有晴日,白云流畅,观音山轮廓清晰。祥浩在晴日下山,抬头是白云相伴,从克难坡沿阶而下,淡水小镇一隅幡然呈现,河的水影与参差的房舍交相映,老屋的瓦窗因长久湿润而结上一层斑驳的青苔,在天光下闪动耀眼的翠绿。阳光下,最老朽的事物也显得明媚可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