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2)
而凡是被她面过的,有问题的,基本都被抓了出来!
第124章
心里没有小九九的, 对铭妍那是基本满意,此时就算她在铭召这个问题上犯糊涂了,大家也说不上多么失望, 更多的一是心焦, 二则是更紧的去盯着铭召。
不过他们盯着盯着,自己也有些泄气了……铭召做的, 和铭妍如出一辙, 或者,更好一些?
过去大家对铭召的印象, 就是一个执绔王爷, 平时最爱踅摸点稀罕玩意, 仗着铭妍的宠爱还插手了各种贸易, 虽没惹过什么大祸, 但远远说不上能干。
但现在进了刑部, 那简直就是开挂啊!
什么历年积案都被他拿出来清扫了一遍, 然后大家发现, 在这方面,他也是真开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大案、要案往往都是和官员相勾连的, 一个平民百姓要杀人,随便也杀不了多少, 或者说就算是做成惊天大案,危害也有限——于国家层面来说。但要是有了政府的力量, 就是另外一个层次。
这些案子要侦破的时候也总有阻力,铭妍是有识人之明——这一点倒也没有太多人多想, 铭妍早慧这是无可辩驳的,否则也不可能在弱年就干翻了在朝中经营多年, 又内有太皇太后
,外有陇西李家的锦荣,何况她还是大宗师,大宗师感应无比灵敏,可以说几乎就做到了一叶知秋。
但,她毕竟是一个帝王,她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而述职也不可能包括所有官员,更关键的是,到了一定层次,总有一些功法能收敛心神,面对大宗师的探查,也能不露丝毫。
嗯,自从铭妍抓了几个心怀不轨的官员之后,有功夫在身的,都私下偷偷练了相关功法,用处嘛……不好评价。有的好像练的也不怎么样,但就蒙混过关了,有的功夫非常精深,却还是被铭妍抓住了。
当然,不管好坏,铭妍的震慑力是足足的。
不过这种震慑只能保证一定程度的干净,这在吏治上已经可以说是清明,可下面的藏污纳垢依然不少,而现在铭召又来了一层梳理——他怕什么官员?什么世家?就算是那几大圣地,也要卖他一个面子!
于是早先弹劾他的官员很快就转变了思想,有的甚至夸奖他了起来。
“大将军还以为这是好事吗?”谷中看着对面的刘将军,对方比他年长二十岁,但看起来比他还要年轻一些,这就是宗师境界,他早已习惯,内心也没有丝毫波澜,只是在听到对方笑谈铭召的时候,忍不住开口。
此时,已经离他建下那不世功勋已经过了一年多,铭召也从礼部离开了一年多。
当时他本想立刻回朝,铭妍的加紧文书却到了,让他不用急着回朝,稳定了地方再说其他。虽然早就对铭妍心悦诚服,当时还是忍不住的面对帝都方向拜了又拜。
他用半年时间打击蛮族残余,保证再没有蛮族敢结成三人以上的队伍出现在孔雀山以南;又用半年的时间稳定地方,建立堡垒,当他把这些都处理好的时候,才带大军南回。
铭妍亲迎六十里欢迎他归巢,史官当下奋笔疾书写下他的功绩,当时他的感觉只有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再之后就是加官进爵,他已是统帅三军,爵至一等侯,这一下,直接就是封王了!
帝都有他的王府,规模等级都能和铭召的齐平。
风光无限,这大概就是他此时的写照,他也知道铭召转到刑部,或者说是早就知道,不过对此并没有太在意。他是武官,所要做的就是管好军队打好仗,其他的都同他无关,但是当听到刘将军夸赞铭召,他则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出了那句话。
刘将军一怔,两人本来正在下象棋,此时他拿着棋子的手就停在了那里,他想了想,道:“陇西李家的老三被下了罪;南边也交出了一个人,北边被拔了两个分舵……那一位,已经树敌众多了。”
铭召要办成案子,免不了就要得罪各路人马,刘将军说的都是有分量的。南边是大珠朝三大圣地之一的龙虎山,交出的那一个是嫡系人物;北边是嵩山,两个城市的驻扎点都被扫平了。
这两个,都是传说中有觉者坐镇的。陇西李家虽然弱了点,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在还有嫡女在宫中受重用,哪怕现在不会对铭召如何,记恨是绝对的。
他知道谷中的意思,铭召口碑暴涨,与朝廷稳定并不是什么好事,但铭召的这个口碑是惹了人换来的。也就是他是铭妍的亲弟才能扛得住,但如果铭妍对他盛宠稍减,各种反噬立刻就来了。
“得罪了,也可能交好了。”谷中慢慢的说。
刘将军看了他片刻,噗的一笑:“照你这么说,那是怎么都不好了。”
“他如果还在礼部,就很好。”谷中轻轻的放下一个棋子,“明日我会面圣,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刘将军看着他,他面色淡然,但刘将军知道这个比他年龄小很多的老友是下定了决心,他摇了下头:“这些年,你可见陛下有改过决定吗?” ↑返回顶部↑
第124章
心里没有小九九的, 对铭妍那是基本满意,此时就算她在铭召这个问题上犯糊涂了,大家也说不上多么失望, 更多的一是心焦, 二则是更紧的去盯着铭召。
不过他们盯着盯着,自己也有些泄气了……铭召做的, 和铭妍如出一辙, 或者,更好一些?
过去大家对铭召的印象, 就是一个执绔王爷, 平时最爱踅摸点稀罕玩意, 仗着铭妍的宠爱还插手了各种贸易, 虽没惹过什么大祸, 但远远说不上能干。
但现在进了刑部, 那简直就是开挂啊!
什么历年积案都被他拿出来清扫了一遍, 然后大家发现, 在这方面,他也是真开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大案、要案往往都是和官员相勾连的, 一个平民百姓要杀人,随便也杀不了多少, 或者说就算是做成惊天大案,危害也有限——于国家层面来说。但要是有了政府的力量, 就是另外一个层次。
这些案子要侦破的时候也总有阻力,铭妍是有识人之明——这一点倒也没有太多人多想, 铭妍早慧这是无可辩驳的,否则也不可能在弱年就干翻了在朝中经营多年, 又内有太皇太后
,外有陇西李家的锦荣,何况她还是大宗师,大宗师感应无比灵敏,可以说几乎就做到了一叶知秋。
但,她毕竟是一个帝王,她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而述职也不可能包括所有官员,更关键的是,到了一定层次,总有一些功法能收敛心神,面对大宗师的探查,也能不露丝毫。
嗯,自从铭妍抓了几个心怀不轨的官员之后,有功夫在身的,都私下偷偷练了相关功法,用处嘛……不好评价。有的好像练的也不怎么样,但就蒙混过关了,有的功夫非常精深,却还是被铭妍抓住了。
当然,不管好坏,铭妍的震慑力是足足的。
不过这种震慑只能保证一定程度的干净,这在吏治上已经可以说是清明,可下面的藏污纳垢依然不少,而现在铭召又来了一层梳理——他怕什么官员?什么世家?就算是那几大圣地,也要卖他一个面子!
于是早先弹劾他的官员很快就转变了思想,有的甚至夸奖他了起来。
“大将军还以为这是好事吗?”谷中看着对面的刘将军,对方比他年长二十岁,但看起来比他还要年轻一些,这就是宗师境界,他早已习惯,内心也没有丝毫波澜,只是在听到对方笑谈铭召的时候,忍不住开口。
此时,已经离他建下那不世功勋已经过了一年多,铭召也从礼部离开了一年多。
当时他本想立刻回朝,铭妍的加紧文书却到了,让他不用急着回朝,稳定了地方再说其他。虽然早就对铭妍心悦诚服,当时还是忍不住的面对帝都方向拜了又拜。
他用半年时间打击蛮族残余,保证再没有蛮族敢结成三人以上的队伍出现在孔雀山以南;又用半年的时间稳定地方,建立堡垒,当他把这些都处理好的时候,才带大军南回。
铭妍亲迎六十里欢迎他归巢,史官当下奋笔疾书写下他的功绩,当时他的感觉只有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再之后就是加官进爵,他已是统帅三军,爵至一等侯,这一下,直接就是封王了!
帝都有他的王府,规模等级都能和铭召的齐平。
风光无限,这大概就是他此时的写照,他也知道铭召转到刑部,或者说是早就知道,不过对此并没有太在意。他是武官,所要做的就是管好军队打好仗,其他的都同他无关,但是当听到刘将军夸赞铭召,他则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出了那句话。
刘将军一怔,两人本来正在下象棋,此时他拿着棋子的手就停在了那里,他想了想,道:“陇西李家的老三被下了罪;南边也交出了一个人,北边被拔了两个分舵……那一位,已经树敌众多了。”
铭召要办成案子,免不了就要得罪各路人马,刘将军说的都是有分量的。南边是大珠朝三大圣地之一的龙虎山,交出的那一个是嫡系人物;北边是嵩山,两个城市的驻扎点都被扫平了。
这两个,都是传说中有觉者坐镇的。陇西李家虽然弱了点,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在还有嫡女在宫中受重用,哪怕现在不会对铭召如何,记恨是绝对的。
他知道谷中的意思,铭召口碑暴涨,与朝廷稳定并不是什么好事,但铭召的这个口碑是惹了人换来的。也就是他是铭妍的亲弟才能扛得住,但如果铭妍对他盛宠稍减,各种反噬立刻就来了。
“得罪了,也可能交好了。”谷中慢慢的说。
刘将军看了他片刻,噗的一笑:“照你这么说,那是怎么都不好了。”
“他如果还在礼部,就很好。”谷中轻轻的放下一个棋子,“明日我会面圣,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刘将军看着他,他面色淡然,但刘将军知道这个比他年龄小很多的老友是下定了决心,他摇了下头:“这些年,你可见陛下有改过决定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