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嗯。跟久的人好揣度我心思。”
  尉窈视向前方,不由她不赞对方处世之道,难怪尉茂以后能进御史台任检校御史,岂会只依仗家世!
  今天学童们终于到齐,段夫子来得也比往常早,十余双眼睛迫切盯着夫子,漏刻显示快卯时半了,为何还不说考什么呀?
  还有,夫子旁边加了一席,难道还有别的监考者?
  离卯时半不到半刻时,大学学馆的薛夫子薛旨远进来,后面的馆奴托捧着黄麻纸。
  薛夫子语声严厉:“诸弟子清理案面,只留笔、墨、砚,卯时半开考!考核之题有三道,皆开考前告知!每道题的书写时间是半个时辰,中间休息为一刻。”
  气氛有点不对,学童们开始紧张。
  馆奴发纸,每名学童三张。
  薛夫子坐在段夫子左边,代表着他才是主监考。
  卯时半到。
  薛夫子:“听好,此次考核范围限于《周南》、《召南》、《邶风》。一纸答一题。第一题,仿照‘春、夏、秋、冬’之对应,择出四首诗完整写出,要标明你们应对的四字!”
  此次是由州府的文吏携带封卷而来,主监考全部是大学那边的夫子,段夫子提前也不知晓考题。他暗暗惊讶,没想到第一题这么难(对他的弟子们而言)!
  果然,除了尉窈,其余十四个学童的表情如出一辙,先是发愣……然后发愣……继续愣。
  小学考试,不该是起几首诗的开头,让他们默写就行么?
  不是比谁认字多、把字写对就行么?
  什么对应春夏秋冬?
  意思是不让写春夏秋冬?!
  尉窈前世参加的考试太多了,早不记得这次的题。她略作思考,执笔而写。
  春夏秋冬,可以视作天时。
  那么可以用地域的“东西南北”,或人欲之“喜怒乐哀”来对应。
  后者在择诗上简单,她先写下“喜”字,选诗是《关雎》。
  接着是怒之诗,《行露》。
  乐之诗,《芣苢》。
  哀之诗,《绿衣》。
  她写第二首诗时,尉茂动笔。
  紧接着,有人琢磨到对应什么了,可恨背过的诗里凑不出数来。
  时间过去一半后,曲融几个开始蒙题,总不能交白卷吧!
  辰时到,馆奴收走试卷。
  学童们如一窝蜂扑向尉窈,七嘴八舌询问:“你对应的四字是什么?”
  尉窈先问夫子:“夫子,我能讲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