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念题的不憋,答题的憋!学舍里当即吹拂“呵”气声。
  尉景这些倒霉孩子尚没来得及吸回气息,另个师兄又开始了!
  “戍甫戍甫戍字守也屯戍也……”不行,薛匿瑕气短,必须换口气才能继续。
  “儿——”
  学舍里除尉窈之外的十四学童,连带年迈的段夫子,全不由自主跟着换了口气。他们的换气声集于一起,像极了千年后一种叫“窜天猴”的东西。
  “甫诸姜古国姜姓之地甫国也。”
  其实“戍”和“甫”的解释都可以简化成两个字即可,但那样的话,给学童留的书写时间不足。
  尉茂后知后觉“戍甫”不是刚刚学过的《扬之水》诗里的吗?狗师兄!两个狗师兄!害他尽跟着憋气喘气,都忘记要答题了!
  时间就这么在憋气、吸气、呼气里过去,第二轮折磨终于结束。此时元刺史已经在尉族学馆了,哪还有心思巡考,再说他也不是为了巡考跑到东城的。他现在手上拿着的,是尉窈第一轮的答卷。
  今回一刻的休息时间,学童们全在屋外透气。刚才幸亏只考半个时辰啊,不然得憋死!
  州学府,八部分馆的大庭院里,奚骄和周泰在树底下碰面。
  周泰问:“你们《诗经》的题难不难?”
  “难。”
  “哎?奚骄你嘴怎么了,咋有点发紫?”
  “难的。”
  城西,崔学馆的训义学舍。
  十九学童全在院子里呼吸吐纳,以此转换心情。两场小试均不利,但已然过去,不能气馁。
  崔尚呐喊:“诸同门,我们一起加把劲!”
  郭蕴附和:“我们是训义学舍,我们论诗最强!”
  “最强!”
  “最强!”
  “最强!!”
  差一刻巳时。
  城东,尉族学馆。
  尉窈的第二场试卷送到元刺史跟前。
  这时学童们各自返回了学舍。
  薛夫子讲述第三场考试:“和刚才一样,无‘出题’二字提醒。不再设组题,由你们薛师兄、尉师兄一人念一句诗,或一句序,或一句郑笺,你们根据截句写出其所在的诗名即可。”
  “每道题不留相隔时间,所以尽量避免长时间思考一题。谁有疑问现在问,巳时整开考。”
  开考……
  开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