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管贤:“来不及了,要是等麻沸散起效,他这胳膊就废了。”
  另名源姓少年说:“赵修怎么连自己人都伤?”
  “嘘,别乱说,我现在一听这个人的名字都打怵。”
  宗隐不再看接骨,走到一边发牢骚:“真没意思,平城远赶不上洛阳繁华,回地牢里,案卷全不让咱们看,审犯人也不让咱们看。唉,我都想回洛阳了。”
  源小郎:“旧都也不是事事都赶不上洛阳。我听嘉奖新学令的吏员说,他们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旧都私学馆的数量远比洛阳多,名师也如此。”
  一名冯姓少年赞成:“都说朝廷要在御道东建国子学,在城南太学原址地重建太学,哼,到现在也没见半点营造的迹象,怎么跟平城比?也就皇宗学厉害,但我们这种人能进吗?”
  源小郎:“不用往远了扯,单说四门小学吧,只见着圈出地来了,然后就没动静了。你们再看平城,只要咱们上午出去,到处都能听见读书声。唉!”
  狱令史管贤一边接骨,一边插嘴:“那你们该去崔学馆见识一下。应该是今天吧,他们有个最出名的训义学舍,要出城讲诗,不是夫子传学,是学舍里每名弟子于乡野诵授《诗经》。”
  “啊?学诗的弟子才多大,都能外出授学了?”
  管贤“嗤”一声:“你们也不看看我们平城每月的小学试卷,搁你们洛阳的同龄学子,估计各个交白卷。”
  “放——屁。”薛直孝醒了,怒瞪此吏。
  卯时半,平城角角落落又响起读书声。
  诗经、论语、尔雅、孝经、春秋……
  尉学馆。
  下了第一堂课,尉景问尉茂:“走不走?我陪你去送窈同门。”
  尉茂瞥他一眼:“不赌气了?”
  尉景因为没去成大狩猎,今早来学舍一见到他立即撅嘴别脸,尉茂不惯对方,也不理睬尉景。
  好在尉景自己想通了。“算了,都过去了,怨我自己没考好。”
  尉茂点头,回伙伴刚才的询问:“不去送了。训义学舍游历讲学之事已经传开,那些平时听不到名师讲学的学馆跟着去的一定不少,咱们赶过去,可能也看不见窈同门。”
  尉景:“这倒是,你知道蓁同门今天为啥告假吗,去送步延桢。步延桢你还记得吧,离咱们不远的步氏学馆的,他们学馆就有学子要跟着崔学馆外出。”
  其实尉茂不是不想去送,他想见尉窈,非常想,从浚稽山分开后,每天都想过她。这已经超过了同门之谊,正因为他清楚、确定这种感觉的异常,才让他开始思考将来怎么办?
  由着自己的任性?
  能由着几年?
  再就是尉窈对于学业的追求,已经让他快马加鞭都赶不上了,她如此刻苦,是因为有理想了么?
  她的理想是什么?
  他不敢问,况且心眼多的尉窈也不会告诉他。
  尉景的手在尉茂眼前摆动两下:“茂,你咋了?觉得你跟变了个人一样。”
  “阿景,我要跟你说件事,以后除了练习骑射,我不玩耍了。你看窈同门,她凭自己的本事已能外出讲学,咱们呢?咱们的见识跟她越拉越远,我不服输,我要追赶她。”
  “我也要跟你说件事,我不打算在平城了,夏考过后吧,我便去朔州找我阿父。我喜欢骑马,喜欢学武,喜欢四处逛交朋友,不喜欢拘在窄窄的学舍里学诗。”
  “有学问是本事,擅骑射、善交往也是本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