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就这么站着看她梗脖抿嘴的生气样,想着以后好些日子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她了,心伤猛然泛开。“最多一年半,我改姓。”
  尉窈不言,双手紧攥。
  尉茂用脚驱她坐垫一下,然后朝门口走去。“窈窈,我会向你报平安的。”
  门吱哑开合,留下满屋的静。
  尉窈慢慢看向门口,他从此离开这座城,倘若她不去洛阳,就会和上辈子一样,和这厮再也不相见。
  “尉茂,珍重。”尉窈自语着,她不能不承认,心里头是有牵挂的,走到门口,敞开门板。
  可恶!
  她“咣”地把门关上。
  差点被撞到鼻子的尉茂“哈哈”而笑,隔着门说:“我是忘了和你说,步延桢与我一道去洛阳。窈窈,我在洛阳等你。你不去,那我回来。”
  这次,他真的离去。
  尉窈先把夫子的书案擦拭干净,然后把尉茂留给她的木盒打开,里面放的《说文解字》全是他誊抄了一遍的,字字工整,无一错改,可见他书写时很是认真。
  把木盒往书箱里放时,尉窈才发现掖在书箱一侧的手帕不见了,多出来个红石榴。
  不用想,是尉茂刚才摆正她书箱时替换的。
  她拿起石榴,凭借手感察觉石榴皮有密密麻麻的小眼,凑到烛光下看,上面的小眼应该是用针刺的,组成了五个字……离别一肚酸。
  这么一凑近烛台,她继而发现烛台的底座上也有字……学业有成。
  第187章 哎呀,又死一回
  如今还在狩猎期,又因天气恶劣,诗经一舍来上课的只有尉菩提、曲融,曲融还迟到了。
  弟子少,宋夫子让尉窈三人围坐在讲席前,烤着火盆授学。
  今天讲的是《小雅》部的《采芑》一诗。
  尉窈近段时间落下不少课,她全面记录笔记,有这样一解析诗章就能理解的学生,宋夫子讲诗的速度逐渐稳中加快。
  《采芑》一诗共四章,内容颇长,《传》、《笺》更长,且里面的好多字均为不常用到的生僻字,对小学童来说非常难写,如果不讲快,下午就得加课。
  尉菩提知道窈同门是来上最后一上午课,可能下午就得冒雪去崔学馆,因此他听不懂的地方就都没举手提问。
  曲融怀揣心事,听此诗更跟囫囵吞枣似的。
  中午放学,尉窈向宋夫子郑重揖礼。
  “弟子永不忘夫子教导之恩,唯有恒心求学,以行为言,将来像夫子一样,行道利世,教书育人。”
  她再向尉菩提、曲融行同门之礼。“尉茂同门去洛阳了,他临行前以‘学业有成’四字赠我,如今我也以‘学业有成’赠同门,愿我等踏日出之光,珍惜韶华。”
  尉菩提重重点头:“嗯!我也是这样想的!”窈同门说得太好了,虽然没全听明白。
  雪还在下,夫子离去后,尉菩提帮着尉窈收拾完个人物品,他拍拍她的书案,笑着说:“以后归我用了,沾沾诗章魁首的灵气。”
  二人在馆前再次道别,回家的路不同,求学的理想大道更不同,如无偶遇,他们在将来或许很难重逢。
  路很滑,尉窈小心翼翼行路,她在草笠里头加了层风帽,面巾是羊毛织的,绕口鼻围了双层,只要头不冷,身上就好受许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