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元恪轻“嗯”,他不担忧任城王死,可对方最好别在他亲政前死,不然目前勉强平衡的辅政局面又会被破坏。
  这一刻,元恪的思想出现转变,他心里冒出一丝不敢承认的埋怨。
  守丧时间太长了!
  他埋怨父皇生前总亲自给朝臣讲解《丧服》,导致他现在想提前亲政都会被非议不孝!
  旁边的棋篓里突然发出棋子打滑错位的轻响,把心虚中的元恪惊了一下。
  “召孙惠蔚侍讲佛经。”
  六月初七。
  “义井里”在铜驼大街的东侧,距离皇宫阊阖门不远,里坊围墙北门的外边有一口甘井,井旁有数株繁茂的大树,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旅人在这口义井边饮水乘凉。
  不过昨天起这里的人骤然增多,因为昨天有名儒把此处当成讲经道场,讲解了一天的《丧服》。
  洛阳的寒门儒生很少有机会听名师讲学,他们猜测今天会不会还有名师来,所以一早就来义井周围占据位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人群里,一个尽显疲惫的本地妇人是浑渔娘,她是来此歇脚的。
  浑渔娘前段时间照顾病愈的长子宗隐,等长子身体恢复后,她赶紧瞒着夫君把两万钱还给崇虚寺的僧人,紧接着,连续几天来永和里周围闲转。
  起初浑渔娘确实怀疑自己被骗了,可是隐儿的性命的确是她去了趟崇虚寺后拣回来的,所以“妖兽”有灵!两万钱是买命钱!她还要信妖兽的话,在永和里、宜年里二处一定能找到尉女郎。
  但永和里每道门的门士太严了,根本不让外头的百姓进,她决定了,今天要是在附近再遇不上尉女郎,她就改去宜年里找。
  中午已过,暑气更盛,无数蝉鸣“知了”。
  浑渔娘缓过劲来了,刚想离开这,就听有人喊:“来了!”
  十数名体格高壮的儒生至,他们护着二人,走在前面的蓄须文士是袁翻,紧跟袁翻的是尉窈。
  这些高壮儒生全是袁翻的弟子,能文能武。
  “是袁散官,昨天就是他讲的《丧服》!”
  “不知道今天讲什么。”
  “讲什么我就记什么,哈哈,我带够纸笔了。”
  袁翻的大弟子向聚过来的学子们说道:“下午有两讲,先讲《诗经》之首《关雎》,再讲《丧服》。”
  浑渔娘啥都不懂,嫌这里乱糟,走出人群回头一望,惊喜交加。
  妖兽又显灵啦!
  第213章 李彪听诗讲
  别看尉窈才在宫学当讲师十余天,她从容站到前方表述自身来历的样子,已然有文吏气度。“我姓尉名窈,师从鲁县孔善德。”
  并非所有儒生的见识都广,悄悄询问“孔善德”是谁?
  “就是孔文中哇,‘善德’是孔儒师的字。”
  如今世道就是这样,尉窈没有显赫家世,就必须有令人信服的师承,不然以她的年纪传授诗学,讲得再好也没人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