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此,这孩子永不姓崔!
  奚巫南自尽,她以自己的命抵孩儿一命,换孩子永远以寻常庶民平静生活。
  奚鉴所知的这些细节,有不少是他近些年辗转打探到的,因为那时父亲遭难毫无预兆,没多久,崔宗伯、尉多侯也离世,奚鉴只能在成人后,想办法结交崔宗伯之子崔休,尉多侯之侄尉彝,拼拼凑凑到如今的消息。
  不过奚鉴能肯定的是,崔休一定知晓更多,可惜啊,尉骃一家来京了,崔休自请调往渤海了。
  奚鉴再展开另卷图,图中在山林里射虎的少女,便是他的姑姑奚巫南,这幅画是家中留下的关于她的唯一物件。画里少女脸颊的胭脂色犹存,人却早化为了尘土。
  “唉!”奚鉴把画重新放回木箱里,合上前说道:“你放心吧,我不会故意为难尉骃一家。骄儿和尉窈,最好一直如今天,比陌生人近,比故人远。”
  此时尉窈几人正在商量先拜访哪位朝臣,崔馆长手书了三封拜谒信,所拜谒之人分别是尚书左丞崔休,侍中郭诈,员外散骑侍郎尉彝。
  奚骄:“尉茂父亲已被朝廷授任左将军,郭侍中也升为吏部尚书了。”
  尉窈:“崔左丞自请出任渤海太守,估计已离京了。”
  奚骄惊讶:“你怎知道?”他没听父亲提及,不,怪他自己不够关切朝政动向、官员的调动,他不主动问,父亲哪可能什么都告诉他。
  尉窈解释道:“我离开学馆时,馆长给了我一封拜谒崔左丞的手书,我母亲为我打听了崔左丞,得知他连续奏请回渤海,已被陛下准许。”
  奚骄发现一奇怪事,怎么诸同门都对尉窈母亲能打探到崔太守的官职调动不感奇怪?他越发觉得自己学《易经》没学明白,还把人学傻了,消息如此闭塞!
  尉窈擅察言观色,再给对方说:“我母亲现为任城王府的护卫长。”
  可是奚骄内心更不解了,因为前段时间他请父亲打听尉窈的消息,父亲打听出尉窈在宫学任常教讲师,怎可能打听不到尉窈母亲在任城王府任职之事?怎么连捎带一提都没提呢?
  五人商定好先拜谒同住宜年里的尉将军,孔毨、元珩留在奚府住,由他们先投拜帖,尔朱荣则拿上奚骄在劝学里屋宅的钥匙,和尉窈同去劝学里。
  几人送尉窈、尔朱荣出来奚府时,只见奚骄的阿弟奚毅正骑在尔朱荣的坐骑“戴月”背上,稀罕地伸手摸马前额的一撮半圆白毛。
  “毅儿,下来。”
  奚毅利落跃下,见尔朱买题称呼最矮个的小郎为“少主”,他过来,赞扬道:“你是尔朱荣?我叫奚毅,你的‘戴月’真威武!比我兄长的坐骑‘夜呼’还威武!”
  “你喜欢?”
  “嗯。”
  “送你了,不过我得赶路,借你府中一骑,要温顺的。”
  “你说真的吗?”
  “当然。”
  秀容川最不缺马,尔朱容自懂事起就知道自家结交权贵,需得先付出珍贵之马或山中奇兽。
  不过奚毅也很仗义,他把自己最喜欢的两匹马“春蒐”、“夏苗”全送给尔朱荣。俩小家伙异常投缘,刚相识就难舍难分,于是奚骄作主,让奚毅跟着去劝学里。
  尉窈四人过路崇虚寺时,看到官兵在押送罪徒。
  这些人全是刺杀任城王一案的涉及者,不用审基本已定罪的全在囚车里,随在车后步行的百姓,是跟案子有牵扯的,不管牵扯得多还是少,都得经过廷尉狱审理。
  浑渔娘走在最后,逮她的原因是她向崇虚寺的道士提供平城南迁户的消息。浑渔娘被揪出家门时使劲喊冤,她也是受害者啊!而且她也没说什么啊,就提过一家姓尉的……
  厌恶什么,看到什么!浑渔娘和骑在马背上的尉窈对视上。
  第221章 元丕到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