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2 / 3)
至于其他线索,他决定把故事全看完再整体捋思路。
第二个故事说,狸猫书生来到一个叫庸材镇的地方,这里荒草荆棘,朽木林立,衬托一棵高大松树更加雄伟。松树经历了九次雷劫,能学人说话,只差一次雷劫,便能长出腿脚自由于天地。
松树察觉书生有本事,求书生给他推算下次雷劫的吉凶。
书生占筮,卦象大凶,只有用李代桃僵法瞒过天机,移一棵大树过来替松树挨雷劈,再有书生从旁协助,帮松树掩盖生机,就可安然度劫。
松树答应了,可是雷劫降临时,松树不忍心了,他怒张枝叶,要独自承受所有雷击。今回的天雷不同以往,一道铡光接连一道铡光,似是天神握拳,识破了李代桃僵,集中所有雷霆巨力砸向松树。
书生义愤填膺,散卜筮之力引雷,挽救松树,他自己却被劈成狸猫身,醒来时,回到了击羊城的城门口。
这个故事里,元澄当即能明白的是,松树为彭城王元勰。原因是太和二十一年时,元勰走九步作诗,诗为……问松林,松林经几冬?山川何如昔,风云与古同。
天雷自然寓意宫里的那位。
元澄再看第三个故事。
书生心有所感,击羊城里有需要他帮助,才能度过厄运的人。他由着心意行走,遇到一个奇异人。奇异在哪?书生如今也算有大本事了,竟瞧不清此人是男是女,是年长还是年少。
奇异人向书生诉说难事:“我是一家之主,想把一个亲戚嫁给另个亲戚。后一个亲戚是庸材,那么我要挑选有才之女嫁过去,还是挑个更差、更平庸的?前一种挑选,我替女方舍不得,后一种挑选,我替男方舍不得。”
书生:“可是不管你选哪种,吃亏的都不是你。你不是我要帮的人,让开。”
奇异人大怒,掌心托一方古鼎怒声呼啸,啸声如天雷,瞬间,街上的锦衣纨绔全变成骷髅恶鬼,杀向书生。
这、这就结束了?元澄还把纸张反过来看一下,纸反面没有字。
第356章 结盟,帮手
此故事里的奇异人,分辨不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元澄想,是不是可以认为,奇异人代表着人间的男女老少,是家家户户的家主?
“奇异人,是天子。”
那么“把亲戚嫁给亲戚”,瞬间就能想通了。
元澄分别书写“高丽高氏”和“渤海高氏”。
再分别书写三个人的姓名“高肇”、“高显”,及肇、显二人的侄子“高猛”。
这次陛下抬举母族几家,仅凭册封公爵根本不够,因为高家的出身在东夷的高丽,并非文昭皇后铭志里攀附的渤海高氏。
洛阳贵族连久居旧都的鲜卑贵族都蔑视,何况东夷的高家,因此陛下还得靠联姻手段,把高丽高氏变成洛阳本地的贵族。
元澄再把之前两个故事里的线索关键写出来。
第一个故事里……平城富商,高肇,迁赴洛阳。
第二个故事里……历劫松树,元勰,李代桃僵。天雷,天子之怒。
写完后,元澄重新阅看三段志怪说,这次他逐句慢解,逐字皆思,而后在之前的线索上添加新的想法。
烛火静燃,时间悄流。
元澄终于觉得想无可想,纸上的线索由最开始的简单,变得密密麻麻。
富商迁往落羊城这则故事所透露的线索非常多!
首先,高肇是举家来洛阳,已经在路上,动身的时间比朝廷下册封旨意要早。其次,故事里说“用亲人的命,续自己的命”,指陛下对待舅舅和表兄弟,非寻常利用,这里的“命”,不是指性命,而是指天子坐稳帝王位的命数。 ↑返回顶部↑
第二个故事说,狸猫书生来到一个叫庸材镇的地方,这里荒草荆棘,朽木林立,衬托一棵高大松树更加雄伟。松树经历了九次雷劫,能学人说话,只差一次雷劫,便能长出腿脚自由于天地。
松树察觉书生有本事,求书生给他推算下次雷劫的吉凶。
书生占筮,卦象大凶,只有用李代桃僵法瞒过天机,移一棵大树过来替松树挨雷劈,再有书生从旁协助,帮松树掩盖生机,就可安然度劫。
松树答应了,可是雷劫降临时,松树不忍心了,他怒张枝叶,要独自承受所有雷击。今回的天雷不同以往,一道铡光接连一道铡光,似是天神握拳,识破了李代桃僵,集中所有雷霆巨力砸向松树。
书生义愤填膺,散卜筮之力引雷,挽救松树,他自己却被劈成狸猫身,醒来时,回到了击羊城的城门口。
这个故事里,元澄当即能明白的是,松树为彭城王元勰。原因是太和二十一年时,元勰走九步作诗,诗为……问松林,松林经几冬?山川何如昔,风云与古同。
天雷自然寓意宫里的那位。
元澄再看第三个故事。
书生心有所感,击羊城里有需要他帮助,才能度过厄运的人。他由着心意行走,遇到一个奇异人。奇异在哪?书生如今也算有大本事了,竟瞧不清此人是男是女,是年长还是年少。
奇异人向书生诉说难事:“我是一家之主,想把一个亲戚嫁给另个亲戚。后一个亲戚是庸材,那么我要挑选有才之女嫁过去,还是挑个更差、更平庸的?前一种挑选,我替女方舍不得,后一种挑选,我替男方舍不得。”
书生:“可是不管你选哪种,吃亏的都不是你。你不是我要帮的人,让开。”
奇异人大怒,掌心托一方古鼎怒声呼啸,啸声如天雷,瞬间,街上的锦衣纨绔全变成骷髅恶鬼,杀向书生。
这、这就结束了?元澄还把纸张反过来看一下,纸反面没有字。
第356章 结盟,帮手
此故事里的奇异人,分辨不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元澄想,是不是可以认为,奇异人代表着人间的男女老少,是家家户户的家主?
“奇异人,是天子。”
那么“把亲戚嫁给亲戚”,瞬间就能想通了。
元澄分别书写“高丽高氏”和“渤海高氏”。
再分别书写三个人的姓名“高肇”、“高显”,及肇、显二人的侄子“高猛”。
这次陛下抬举母族几家,仅凭册封公爵根本不够,因为高家的出身在东夷的高丽,并非文昭皇后铭志里攀附的渤海高氏。
洛阳贵族连久居旧都的鲜卑贵族都蔑视,何况东夷的高家,因此陛下还得靠联姻手段,把高丽高氏变成洛阳本地的贵族。
元澄再把之前两个故事里的线索关键写出来。
第一个故事里……平城富商,高肇,迁赴洛阳。
第二个故事里……历劫松树,元勰,李代桃僵。天雷,天子之怒。
写完后,元澄重新阅看三段志怪说,这次他逐句慢解,逐字皆思,而后在之前的线索上添加新的想法。
烛火静燃,时间悄流。
元澄终于觉得想无可想,纸上的线索由最开始的简单,变得密密麻麻。
富商迁往落羊城这则故事所透露的线索非常多!
首先,高肇是举家来洛阳,已经在路上,动身的时间比朝廷下册封旨意要早。其次,故事里说“用亲人的命,续自己的命”,指陛下对待舅舅和表兄弟,非寻常利用,这里的“命”,不是指性命,而是指天子坐稳帝王位的命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