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2 / 3)
“是有狸猫招魂的说法。而且我还真知道,一到夜里,宫墙周围的狸猫确实多!”
“看来宫里的人是尊贵,死了都和平常百姓不一样,魂儿还能附到狸猫身上。可怜我老父死了就死了,连个梦都不托给我。”
“你羡慕个屁!那得死多惨,投不了胎才会把魂附到畜生上。哼,我稍稍给你们透露个事,让你们长长见识!皇宫里有匠人擅种枣树,尤其那个叫华林园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枣子。知道枣树为什么能长那么好吗?因为土里埋着尸骨,用人血来养树啊!结的枣子能不红吗?”
“哎呀,你说的和狸猫叫的‘枣’声对上了!”
“别说了,太吓人了,以后再也不吃枣了。饮酒、饮酒。”
几名宫奴托着食盘过来,打断亭中高家四人的思绪。食盘里盛着干果和才摘洗的枣子,高肇打眼一瞧,枣真红啊!他更觉浑身发冷,腿控制不住地打抖。
高英吸一下鼻涕,悄声问:“叔,咱们站这好久了,陛下啥时候来啊?”
高显不说话。
高肇:“我哪知道。”
高猛:“叔,等见了陛下,你能不能打听一下,宫里有多少公主啊?”
高显抬眼瞅侄儿,问:“打听这个干啥?咋,你还想尚公主?”
高猛:“我又没让五叔帮我问,我是让四叔帮我打探。”
高显刚才回想的情景,顷刻间涌回脑中……你上有比你更聪明的兄长,下有比你力壮的侄儿。
远处,辇车队伍朝着都亭缓行而来。
一队羽林精锐先跑来提醒高家人:“天子将至,准备迎驾!”
第363章 推算棋局
同时辰,任城王府里,元澄和长史张普惠一同听武勇禀报。堂下而立的武勇共二十人,有男有女,原是彭城王元勰的心腹下属,元勰天性旷达,把人借给元澄时,一并把身契给了。
最先禀报任务的为三个人,他们迈前一步,由中间的人讲述:“我等按王的吩咐,提前候在并州境内的驿所,加入护送高家的队伍。”
“经历了剿路匪、拼命保护高家族人等险事,我三人先取得朝廷护卫与高家族人的信任,再于司州的安平郡驿所,贿赂驿吏在饭时安排烈酒,并奉承高肇,把他和其余族人分开,在同屋的护卫皆饮酒半醉间,将狸猫喊‘枣’的诡异传闻讲给高肇听。我们特意描述了北宫苑、华林园,观察高肇神色,应当听进心了。”
元澄轻点下头:“好。”
这三人退回去,另二人站出,其中一人蓄着长须,气度有几分仙风道骨。他们的任务是在高家接近洛阳的官道上,乔装成旅人和算命道士的情景。
扮旅人的武勇禀道:“按王的吩咐,我找到高家队伍后,先和他们同行几天路程,观察高显的习惯,发现他常在午饭过后歇脚时,单独于队伍的前后方散步走动。”
接下来,由扮道士的武勇讲述算卦经过,最后道:“高显一直听到我推算卦象吉凶,听的过程逐渐靠近我二人,应是都听进心了。”
他二人站回原位后,两名外貌、气质都平平无奇的武勇上前。
这两名武勇是从兄弟,他们的任务是跟上高家队伍,只盯着高猛行事。具体的做法,是挑高家队伍宿于郊野,高猛夜里解手的时候,这对兄弟换上朝廷护卫的兵衣,说些不点名、不道姓的荤话,暗示高猛留京后,朝廷会强迫他娶一位名声不好的公主。
最后是两名女武勇回禀任务。
“我二人乔装成向食肆卖菜的菜农,在食肆外面传布‘削鼻子’的志怪故事,高家好几位女郎都和我们只隔着门口的距离,她们肯定全听见了,只是王命令我二人只能讲一次,讲完故事就走,不得再出现在高家人面前,所以我们不确定那几位女郎是谁?”
元澄:“无妨,你们做得很好。”
让武勇出去后,他用手边的小摆件按象棋对弈的阵势来摆,一边感叹:“虽然那位在明,我在暗,可是论权势,他强我太多。皇权之下,法家、耳目会在朝野共同织成天罗地网,为他及时搜集各路消息!普惠,你说这种注定悬殊的局……怎么破?”
张普惠想象着自己把棋局一扫,然后收拢袖口回复:“怎么破?硬破!” ↑返回顶部↑
“看来宫里的人是尊贵,死了都和平常百姓不一样,魂儿还能附到狸猫身上。可怜我老父死了就死了,连个梦都不托给我。”
“你羡慕个屁!那得死多惨,投不了胎才会把魂附到畜生上。哼,我稍稍给你们透露个事,让你们长长见识!皇宫里有匠人擅种枣树,尤其那个叫华林园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枣子。知道枣树为什么能长那么好吗?因为土里埋着尸骨,用人血来养树啊!结的枣子能不红吗?”
“哎呀,你说的和狸猫叫的‘枣’声对上了!”
“别说了,太吓人了,以后再也不吃枣了。饮酒、饮酒。”
几名宫奴托着食盘过来,打断亭中高家四人的思绪。食盘里盛着干果和才摘洗的枣子,高肇打眼一瞧,枣真红啊!他更觉浑身发冷,腿控制不住地打抖。
高英吸一下鼻涕,悄声问:“叔,咱们站这好久了,陛下啥时候来啊?”
高显不说话。
高肇:“我哪知道。”
高猛:“叔,等见了陛下,你能不能打听一下,宫里有多少公主啊?”
高显抬眼瞅侄儿,问:“打听这个干啥?咋,你还想尚公主?”
高猛:“我又没让五叔帮我问,我是让四叔帮我打探。”
高显刚才回想的情景,顷刻间涌回脑中……你上有比你更聪明的兄长,下有比你力壮的侄儿。
远处,辇车队伍朝着都亭缓行而来。
一队羽林精锐先跑来提醒高家人:“天子将至,准备迎驾!”
第363章 推算棋局
同时辰,任城王府里,元澄和长史张普惠一同听武勇禀报。堂下而立的武勇共二十人,有男有女,原是彭城王元勰的心腹下属,元勰天性旷达,把人借给元澄时,一并把身契给了。
最先禀报任务的为三个人,他们迈前一步,由中间的人讲述:“我等按王的吩咐,提前候在并州境内的驿所,加入护送高家的队伍。”
“经历了剿路匪、拼命保护高家族人等险事,我三人先取得朝廷护卫与高家族人的信任,再于司州的安平郡驿所,贿赂驿吏在饭时安排烈酒,并奉承高肇,把他和其余族人分开,在同屋的护卫皆饮酒半醉间,将狸猫喊‘枣’的诡异传闻讲给高肇听。我们特意描述了北宫苑、华林园,观察高肇神色,应当听进心了。”
元澄轻点下头:“好。”
这三人退回去,另二人站出,其中一人蓄着长须,气度有几分仙风道骨。他们的任务是在高家接近洛阳的官道上,乔装成旅人和算命道士的情景。
扮旅人的武勇禀道:“按王的吩咐,我找到高家队伍后,先和他们同行几天路程,观察高显的习惯,发现他常在午饭过后歇脚时,单独于队伍的前后方散步走动。”
接下来,由扮道士的武勇讲述算卦经过,最后道:“高显一直听到我推算卦象吉凶,听的过程逐渐靠近我二人,应是都听进心了。”
他二人站回原位后,两名外貌、气质都平平无奇的武勇上前。
这两名武勇是从兄弟,他们的任务是跟上高家队伍,只盯着高猛行事。具体的做法,是挑高家队伍宿于郊野,高猛夜里解手的时候,这对兄弟换上朝廷护卫的兵衣,说些不点名、不道姓的荤话,暗示高猛留京后,朝廷会强迫他娶一位名声不好的公主。
最后是两名女武勇回禀任务。
“我二人乔装成向食肆卖菜的菜农,在食肆外面传布‘削鼻子’的志怪故事,高家好几位女郎都和我们只隔着门口的距离,她们肯定全听见了,只是王命令我二人只能讲一次,讲完故事就走,不得再出现在高家人面前,所以我们不确定那几位女郎是谁?”
元澄:“无妨,你们做得很好。”
让武勇出去后,他用手边的小摆件按象棋对弈的阵势来摆,一边感叹:“虽然那位在明,我在暗,可是论权势,他强我太多。皇权之下,法家、耳目会在朝野共同织成天罗地网,为他及时搜集各路消息!普惠,你说这种注定悬殊的局……怎么破?”
张普惠想象着自己把棋局一扫,然后收拢袖口回复:“怎么破?硬破!” ↑返回顶部↑